第101章 甄家倒计时
贾敏回来之后,和黛玉说起了这件事,语气里满是恨铁不成钢,贾敏是对贾琏,觉得他国孝家孝之中,背旨瞒亲,停妻再娶。
但贾敏并不过多管娘家事,她主要是想借此和黛玉聊一聊。
贾敏便问黛玉:“若是你处在你表嫂的位子上,你该如何?”虽然这个话题不适合对黛玉这个未出阁的姑娘说,但黛玉日后也要嫁人,而且又是母女,不必避讳那么多。
“先得接进来。”黛玉想了一下说道,“听说表哥和尤氏在外头以夫妻想称,纸里包不住火,若让尤氏一直在外头,总有一天会传出去的。”
“夫妻一体,倒不是说表哥做得对,只是表嫂和表哥休戚相关,这事表嫂得为表哥遮掩一二。而且尤氏是妾,表嫂是妻,表嫂总能辖制住她。”黛玉又说道。
贾敏又问黛玉:“你表嫂该如何辖制尤氏?”
“自然是规矩礼法了。”黛玉回答让贾敏哑然失笑,“你呀,想做圣人,也得看对方是不是小人。”
“你觉得妻便能天然压制住妾了吗?”贾敏反问黛玉,黛玉犹豫一下。
“但表嫂背靠着王家,尤氏虽然有东府的表嫂做依靠,可如何能比得上的表嫂?”黛玉疑惑问道。
“你表嫂就是因此而担忧,要知道你表哥现在可是昏了头了,再有东府撑腰,平分秋色也不是不可能的。”贾敏和黛玉解释。
“你可不要因为身份地位就小瞧任何人,京城里又不是没有休妻扶正妾室的事。”贾敏又警醒黛玉一句。
黛玉意兴阑珊说道:“阿璟要是敢这样,我就回家里才不受这个气呢。”
“你呀。”贾敏听了黛玉的话,心里有些发酸,黛玉看似地位稳固,可是犹如空中楼阁一样。她和林海如今还能为黛玉撑腰,可毕竟年岁逐渐曾大,若是他们不在了,又有谁能为黛玉撑腰呢,那时候,黛玉又能回哪个家呢?
“我知道了娘亲,我已经吃过一次亏了。”黛玉说的是差点被告的那一次,她又和贾敏说道,“我虽然不害人,但也不是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。”
而另一边,贾母入了府之后,王熙凤便去找贾母说起了贾琏偷偷置外室的事。
贾母一愣便说道:“不是听错了吧。”
王熙凤低眉顺眼说道:“还是我娘家兄弟听到了,私下打听了一番。”
贾母听到这事王府已经知道了,有些头疼骂道,“不知道哪里来的小蹄子敢在这个时候勾引府里的爷们。”
王熙凤说道:“我兄弟和我说这事的时候,我想着不能张扬出去,所以就没让我兄弟接着查下去,只等老太太回来为我做主。”
王熙凤想清楚了,这事必须得拖贾母下水才行。
贾母很是生气,喊来了赖妈妈,让赖妈妈去把人接回来。接着便让人请贾赦过来,并打发走了王熙凤。赖妈妈才出去,王熙凤就通知贾琏,说是贾母知道他偷偷安置外室的事了,让他赶快想法子。
贾琏大吃一惊,慌得手无足措,又惊又怕。王熙凤心里冷笑一声,面上安抚贾琏,“爷,这事您可不能承认,若是承认,可是大不敬的罪呀。”
贾琏没有说话,王熙凤又说道:“哪怕多给些银子,也得堵住那女子的口,远远打发走。”
贾琏有些犹豫,说道:“尤氏是珍嫂子的妹子。”
王熙凤听了佯装大吃一惊,随即哭道:“原来你们合起伙来欺负我。”边说边往贾母房里跑去。
贾母正和贾赦说着话,贾赦虽然是个无能的,但是他见得事多,国孝期间,在家里和妻妾玩乐都是心知肚明的事,但是不能闹出去,若是闹出去,就是抄家的罪名。
他正商量着和贾母如何处置这事,王熙凤就闯进来了,一边哭一边说道:“那外室是珍大嫂子的妹妹,我原本想是谁坏了心肠挑唆爷们做这些抄家的事,原来贼就出现在自个家里。”
贾母听了王熙凤的话,气得头晕,用拐杖敲着地板说道:“把贾珍夫妇给我喊过来。”她一气之下了连连直呼贾珍的名字。
……
这事还是把贾母气病了,贾敏过去探病的时候,便知道了后头的事,贾琏的外室尤二姐是嫌贫爱富退过婚的,和贾珍也不清不楚过,贾珍将她引荐给贾琏后,一心一意跟着贾琏过日子。
贾母捏着贾敏的手说道:“这样的孽障就该打出去。”按照贾母的意思,想让尤二姐的未婚夫把人领回去,还是王熙凤说怕尤二姐不愿意,也怕尤二姐出去把事传扬出去。
贾母便让东府把人接走,但贾琏明显不舍,他和尤二姐正蜜里调油的时候。
王熙凤便又劝贾母,说人在跟前才安心,把人留在荣国府里。
贾琏被大一顿,东府灰头土脸的,唯有王熙凤得了众人的怜爱。
王熙凤又说自己大肚子,让长辈给贾琏指一个伺候的人,贾母选中了名唤秋桐的人。
贾敏听贾母这么说的时候,便知道贾母想稳住尤二姐,接着让尤二姐在府里悄悄没了。
贾敏心中暗叹一口气劝贾母: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您就好好保重身体。”
贾母很是疲惫说道:“你瞧府里这个样子,我如何能安心?”贾母不是不知道贾府的情况,她只是不想管,可若是她不管,府里的人就惹出这样的祸事来。
“东府的行事太过于荒诞了。”贾敏说了这么一句,想要两府掰扯开。
贾母如何不知,但是俩家关系太过于紧密,如何能脱身呢。
正说着话的时候,鸳鸯过来说道:“甄夫人过来了,想看看老太太,我按着您的意思,和她说您服了药睡下了,她便去了二太太那里。”
贾母微微颔首。
贾敏有些意外问道:“她要见母亲吗?”
贾母说道:“虽然她强撑着,可憔悴的很,也无当时的风光。之前见了一面后,我觉得也没有见的必要,就让鸳鸯帮我推了。”贾母话里透出一股冷意,虽然说甄贵太妃是殉情随太上皇去了,但贾母却不信,她见过甄贵太妃,可不是痴情的。
所以这事有蹊跷,谨慎起见,贾母便对胡氏避而不见,胡氏转头去找了王夫人。
贾敏听了贾母的话,顺着说道:“她身上带着孝呢,省得冲撞了您了。”
贾母还想笑话贾敏,甄贵太妃只是胡氏的大姑子而已,可忽然想起贾敏不会随口说这话,心中一突,问道:“甄家?”
贾敏没有回答,贾母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。
贾母自言自语:“胡氏上京不仅带着自己的女儿还带着甄家大房的嫡长孙女,这位是敬王侧妃,辈分也不对。我便看中了她未曾定亲的女儿,幸好,幸好。”贾母是想把胡氏的女儿许给贾宝玉。
贾敏见贾母也算明白,服侍贾母吃了药,才回了府里。
黛玉正在看信,见贾敏回来了,赶忙收起来。贾敏好笑着说道:“是怀光的信,放心,我才不稀罕看呢。”
黛玉笑了笑,旁的倒也无妨,只是姜璟在信里所说的,却不适合传出去。
贾敏心里有些焦急,虽然因为丧事搁置了纳征,但是姜家可以先过来告知林家具体日子,但姜家一直毫无动静,难道是对这门亲事不满?
姜家确实对这门亲事有了反复。姜迢对这门亲事原本就不大乐意,不过是形势所迫,他也需要通过这门亲事向皇上投诚,但那个时候太上皇在,而且事事压皇上一头,皇上需要有人表忠心。
但现在太上皇不在了,林海一路高走,偏偏就因为林海得昭宁帝宠信,姜迢才更不愿意。
他还是之前的看法,文武联姻会遭帝王忌讳。对姜璟而言,这门亲事意味着他得不到任何官场上的助力,反而会受到掣肘和猜忌。姜璟越优秀,他越不愿意这门亲事。
而姜太夫人考虑的是,黛玉身子不好,不利子嗣。
所以这纳征的事便搁置下来了。
姜璟回到家里的时候,因太上皇驾崩的事,一直在忙,也不曾向两人提起,但如今太上皇已入土,他们也都回到了京城,这事就得有个说法了。
姜璟去见了晏先生,比起姜家的人,他更信任晏先生。
晏先生听了他的打算之后,到不觉得叛逆,反而问道:“你可想好了,若是一着不慎,你可是要被骂的。”
姜璟轻笑一下:“我自会小心,而这事办成了,我和黛玉日后都会少了很多烦恼。”
晏先生便说道:“公主原本就想敲打下姜家,只是林海说怕扰太上皇丧事便搁置了,如今倒是可以重新提起来。一则敲打下姜迢,二则也逼一逼他。”
晏先生丝毫没掩饰自己要算计姜迢的心思,是因为他知道在姜璟心里,姜迢和陌生人无疑。
“这事我和玉儿说了。”姜璟丢下一句,惹得晏先生被茶水呛了一下。
“你不怕她因此事对你观感不好?”晏先生好奇问道,“黛玉可是孝顺的孩子。”
姜璟只是摇了摇头,也不知道说他不怕还是说黛玉不会。
他不想在黛玉面前一直表现出光风霁月的一面,他也想让黛玉知道自己也会心狠手辣。他想让黛玉知道一个完整的他,他也想黛玉能够在他走歪的时候指引他。
“对了,甄家那边,先生都安排好了?”姜璟关切询问一句。
“不该问的不要问。”晏先生板着脸说道。
姜璟知道晏先生是帮着扳倒甄家,只是不知是为了皇上,还是为了太子。若是前者还好,若是后者,太子毕竟只是太子。
晏先生明白他的意思,垂眼说道:“我只是和甄家有仇而已,报了仇,自然是事了拂衣去。”算是让姜璟安心。
姜璟这才离开了。
隔日,京里便传出流言,说姜国公不公,选择的世子不符合礼法
第102章 姜太夫人
关于姜家的流言蜚语很快传到了昭宁帝的耳朵里,昭宁帝笑着问司徒渊:“这回又是谁说出来的?”
司徒渊却道:“反正没什么坏处。”他是乐于见到一个大家族从内部开始分裂而不是拧成一股绳。
“你猜这次姜迢会如何处置?向着长子还是次子?”昭宁帝很是闲适地和司徒渊聊天。
“大概会选择姜璟吧,毕竟姜璟是他最为出息的孩子。”司徒渊不假思索说道。
昭宁帝却摇了摇头:“朕觉得不会。”
司徒渊有些不理解,昭宁帝却哈哈哈笑起来:“你不理解是因为你还不是为父亲,他毕竟亲自教导次子多年,而且他好几个孩子都和次子一母同胞,若是无故废了次子,怕是家宅不宁。而且姜璟对姜家可没什么感情,日后不一定会照拂姜家的人。”
昭宁帝的话让司徒渊心中一动,不是因为旁的,而是昭宁帝话里透出的意思,昭宁帝也是位父亲,自然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自相残杀的。
“儿臣受教了。”司徒渊很是诚恳说道,“但姜国公也不好再委屈姜璟了吧。”
“只要姜璟姓姜,就是姜家人。”昭宁帝淡淡说道。
而此时,姜迢和姜太夫人说起这件事,言语里有丝不舍,“怀光他能力出众。”
“可我们并有养大他,对他并无什么恩情。”姜太夫人淡淡说道,“所以也不要想着以此来掣肘他。”
“母亲意思是?”
“他不会选择家族的。”姜太夫人说道,“世子之位不止代表着尊荣和地位,还代表着家族责任,但怀光不会去承担这份责任的。”
姜迢眉头皱起想要反驳,姜太夫人抬手制止了他,“他和旁的孩子不一样,他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,自然是先为自己再为旁人,这也没什么不对。”
“母亲,他只不过是因为婚事没有如他的意,所以才以此逼迫姜家。”姜迢忍不住反驳。
姜太夫人却笑了笑说道,“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,不如请他过来问一问。”
姜迢又说道:“这个时候见他,阿珏心里怕要胡思乱想了。”自从他剥夺孙氏的管家权后,他的世子姜珏就开始沉默寡言起来。
姜太夫人却不以为然:“身为世子连这点定力都没有,那就别做世子了。”
安平公主和晏先生也谈论起这件事,“姜家要热闹了。”她言语间有一丝幸灾乐祸。
晏先生却摇头说道:“有太夫人在,姜家大概能安稳度过。”
安平公主听了晏先生的话有一丝不满,“你倒是对她很有信心。”
“毕竟曾为你做个事的人不会是无能之人。”晏先生赶忙说道。
“可偏偏总会在一些事上犯糊涂。”安平公主愤愤说道。
黛玉很是疑惑看着两人,晏先生给她解惑:“日后太夫人是你太婆婆,所以这些事你知道也没什么。姜太夫人曾是公主的伴读,帮着公主做了一些事。”
“后来和公主闹掰嫁人了。”晏先生言简意赅。
“她呀,不在乎情爱,也看不别人沉迷其中,见我心悦他人,便觉得我不理智失了神志,弃我而去,后来见儿子痴迷谢氏,对儿子儿媳都没个好脸色。”安平公主板着一张脸说道。
黛玉陪伴安平公主身边许久,连安平公主这样的人心里都有片净土放着心爱之人,可姜太夫人却一丝情爱都无,到底是个什么人。
“她这样的人就该入宫,留在姜家真是大材小用。”安平公主语气里满是嘲讽。
“那为何没入宫?”黛玉好奇问道。
晏先生笑着说道:“因为太夫人嫌弃先皇,那时候先皇喜爱一个小宫女,她便觉得先皇也糊涂。”
“所以她才不乐意我和阿璟的婚事?”黛玉又问道。
“或许吧,不过你别担心。”安平公主转头安慰黛玉,“若是她敢欺负你,我也不会放过她的。”
黛玉到不担心这个,只希望她和姜璟的婚事能顺畅一些,希望姜璟得偿所愿。
“那她会如阿璟所愿吗?”黛玉有丝担心。
“会。”安平公主很是肯定说道,“她最会审时度势了。”
姜太夫人和姜迢一同见姜璟的事并没有瞒着姜府其他人,对于这些人的反应,她并不在乎。
“你可愿做世子?”姜太夫人没有饶圈子,直接了当问道。
“不愿。”姜璟有些意外姜太夫人竟然这么坦白问他,他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。
姜迢眉头皱起来,“你是因为我们拿捏你的婚事吗?”
“难道你们考虑过让我做世子?”姜璟反问一句,“否则怎么能谈得上借此拿捏呢?”
姜迢知道姜璟大概是真不想做世子,“为什么?”
姜璟还没来得及说话,姜太夫人便说道:“我知道你大概觉得你没有受过姜家的恩惠,凭什么要承担姜家的责任,替家族一些废物遮风挡雨的。”
“只是。”姜太夫人话头一转,“从你回姜家,到你站到今天的位子,只是靠你自己吗?你能否认你没有沾姜家的光吗?一个姜字,就让你把很多人甩到脑后,因为你姓姜,你的起点就是别人汲汲营营的终点,因为姓姜,你才有机会脱颖而出,否则就和芸芸众生一样苦苦挣扎。”
“当然有晏时在,你或许一样能出头,但是你选择了回到姜家,无论愿不愿意,你都受到了姜家的照拂?”姜太夫人冷声继续说道。
姜太夫人之前在姜璟面前永远都是笑眯眯和蔼可亲的,仿佛慈爱的祖母一样,她也确实如表现的一样,把姜璟的生活照料得很是周全,姜璟能顺利拿回生母的嫁妆,在姜家不被打扰生活,都是因为姜太夫人,姜璟一直以为她只是个精明的内宅妇人而已,没想到还会有如此咄咄逼人的一面。
姜璟下意识握住了椅子的扶手。
“那我现在可以选择离开姜家。”姜璟轻声说道,“我是受了姜家的恩惠,但是您也不能否认,我所做的事让姜家更进一步。”
姜璟指的是在叛乱中,他立下的功劳。昭宁帝明面上不能奖赏他,但背地里还是记一笔的。
“你。”姜迢拍了一下桌子,怒视姜璟。
“也是个法子。”姜太夫人反而笑道,“反正你现在立住脚了,也有底气把姜家抛之脑后了,但旁人会怎么看你呢?”
“忘恩负义、无情无义、六亲不认、不孝,武官虽不如文官那样需要名声,但是背上这样的名声就好吗?”姜太夫人轻声问道。
“名声是留给无能之人的。”姜璟很是冷静说道,“无能之人才在乎自己的名声,握有权柄之人才不会才会旁人的议论。”
“就如先帝当年,曾纳寡妇入宫,朝臣激愤,纷纷口伐笔诛,可最后谁都没拦住先帝。”
“先帝确实不必在乎名声,若你有了功绩也不必在乎,但你的岳父官至尚书,现入内阁,他年轻成为首辅不过是时间问题。若你做女婿的名声败坏,你觉得他还有机会成为首辅吗?”姜太夫人抬出了林海。
姜太夫人静静看着姜璟,这个孙子经过铁血的磨炼,越发强势了,隐隐透出冷酷高傲,与她谈话时丝毫没有躲闪,反而迎难而上,可惜还是有软肋,心里有心悦之人。
林海,诚如姜太夫人所言,姜璟不得不在乎他的看法。
“我也曾犹豫彷徨过要不要走出这一步。”姜璟的眼神极其平静,“因为迈出去就回不了头了,所以我曾不停权衡利弊,思索到底值不值得。”
“但是我一旦选择了,就不会后悔退让。”
“所以你是一定要离开姜家了?”姜太夫人问道。
姜璟点了点头。
“你是我的亲生儿子。”姜迢声音低沉,透露出一股倦意。
“好了,不要再提这些了。”姜太夫人看得明白,姜璟是重情,可也是对在乎的人,对于不在意的人却无情的很,用血缘、亲缘捆绑住他是行不通的。
“那就谈谈你离开姜家之后的事吧,先不说你,说说林氏,林氏如今是阁老之女,出去交际自然是被奉承的那一拨里的闺秀,若是嫁给你,你名声有损,品阶也不高,又是武官,出去交际少不得受委屈,这份落差她可受得住,这份委屈她可吃得消?”姜太夫人又提起了黛玉。
“日后你的子女也跟着你受到牵连。”
“而且你可是与姜家为敌了,姜家从开国至今一直稳稳当当,它远不是你所见到的那样无害。”
“或许陛下或者太子会乐见你从姜家脱离,但是那个时候你便真正成为他们的一把刀了,因为你无所依仗,你所依靠的唯有他们了。”姜太夫人轻声说道。
“一把刀随时可以被抛弃。”姜太夫人上前走到姜璟的面前,低声说道,“先帝因为看中臣妻,暗地使人害死那大臣,把臣妻纳入宫中。我听说太子可曾觊觎过林氏,你敢打赌太子不是先帝那样的人吗?大权在握的时候,还会让自己留有遗憾吗?唯有你身后有个大族,皇室才不会随意欺辱。”
姜璟心里极为震惊,升起一股寒意,他没想到姜太夫人连这样的事都清楚,而且还戳破了他心中隐忧。
姜太夫人看着他额角沁出一层冷汗,才笑着回到座位上。
午后的阳光从房门穿进来,笼罩在姜璟的身上,但他却觉不到一股暖意。
“你离开姜家是不可能的。”姜太夫人声音极其冷酷,“但你不愿意认阿迢为父,我可以答应你。你叔父膝下无子,我将你过继给他,阿迢日后也管不到你的事了。”
“阿璟,你的日子还长,而我已经半截身子都入土了。”姜太夫人放缓了声音,“今日我能管住你,是我的本事,你日后想争,就等我闭眼后吧。”
姜太夫人一锤定音,姜璟才知道自己自大了,以为自己可以算到所有事的,以为自己抗争姜家这样的大族,可现实是自己还弱小。
“母亲。”姜迢不曾想过姜太夫人如此安排,“阿渊是我的嫡长子。”
“那你能把世子之位给他吗?”姜太夫人满是嘲讽,“既然做不到,别让他占着嫡长子了,省得日后嫡不嫡、长不长的,闹得兄弟反目。”
姜迢被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,心中升起一股无力感,当年也是,他因为谢氏的事去找太夫人,但太夫人直接骂道他护不住自己的妻子,是自己没本事。
姜璟过继给姜辽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,姜辽有丝吃惊后又觉得是嫡母做出来的,兄长家里杜绝了兄弟阋墙之事,自己日后有人供奉香火,而姜璟,也没人能名正言顺管着他了,也算是达到了他的目的。
对这个事,林海和贾敏没有丝毫不满,贾敏和林海说道:“若怀光是世子,旁的不说,黛玉就得留在京城,而且姜世子定会心怀不满,定会有波澜。现在过继给姜指挥使,黛玉上头没婆婆管着,直接当家做主。”
林海微微颔首,只是姜家如今又成铁板一块,不知道宫里乐意不了乐意看到。
司徒渊知道消息一愣,随即笑道:“儿臣还以为按着怀光的性子,要么成要么不成,原来他也肯折腰,取个折中的法子。”
他眯起眼睛,“这还是头遭让怀光不如意的事吧。”
昭宁帝淡淡说道:“磨磨他的性子也好。”他用姜家又防着姜家。
司徒渊露出个促狭的笑来:“他现在不知道该多憋屈呢。”
姜璟心里却是很愤懑,但他也不是就因此没了理智随意发泄情绪,只是去校场一趟,回来的时候就神色平静,见了晏先生。
“先生。”姜璟和平时无二。
晏先生打量他一眼,才问道:“想明白了?”
“嗯。”沉溺这件事没什么益处,如今就是抓住利处,进而放大。
“姜迢这个人是个将才,立下赫赫战功,可是处理家务事上就是个糊涂蛋,年轻时处理不好母亲和妻子之间的事,中年时又不会教导子女,如今又不会处理孩子之间的事。”晏先生毫不客气评价着。
“姜辽才华也是不错的,只是他是庶子出身,无论多优秀不能比过兄长,所以才一直呆在锦衣卫,但是这样一个要害部门,无论是先帝还是今上都交给他,他也不负所望,就足以见到他的本事。”
姜璟点点头,他对姜辽的观感不错,初入京城的时候,他得到姜辽提点颇多。
“他的性子冷冷清清的,不喜欢别人插手他的事,当然也不喜欢插手别人的事。”晏先生说道,“大面上过得去就行。”
“你也不必气馁在太夫人跟前碰壁了,她经历那么多风雨,称得上老谋深算。”晏先生还是安慰姜璟一句,“但我们都老了,日后还得看你。”
姜璟听了这话,心里最后一丝郁闷也悄然散去。
“其实我也不太乐意你离开姜家。”晏先生说道,“我虽然认可你离开姜家,也能有番作为,但是我走过很多弯路,不想你因此走得太过曲折。”语气里满是爱护之意。
“甄家的事了之后,你还是先回去北边。”晏先生和姜璟说起之后的安排,“反正你的玉儿亲事是板上钉钉,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。”
姜家在姜璟过继之事上很是低调,只请了族长和几位族老,写了文书改了族谱,便定下了。姜璟也搬出了姜国公府,和姜辽一同居住。
姜辽是个五进的宅子,别说多了姜璟,就是等日后姜璟成亲,也住得下。
姜璟也不是个挑剔的人,简单收拾一下,便搬进去了,姜璟还在等昭宁帝的旨意才能回北边,而姜辽每日都要上朝当差,两人也就晚上见一见,但姜辽并不因此就疏远姜璟,反而指点他许多,这是后话暂且不提。
眼前紧要的事是甄家似乎是嗅到了风雨欲来,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的。但有能力的人家知道不对不肯见他们,能见他们的又帮衬不上。
几日下来,甄应嘉夫妇已憔悴不堪,胡氏便和甄应嘉说道:“不如去求求侧妃。”
甄应嘉却摇头拒绝:“一来侧妃帮不上什么,二来我们和侧妃保持距离、划清界限,若是甄家出事,侧妃还能帮衬一二,若我们和侧妃现在有所往来,日后侧妃定会受连累。”
胡氏听了甄应嘉的话,泪如雨下,“难道如今,我们就等死不成。”
甄应嘉叹口气:“你去封氏那里一趟,毕竟都是同族。”
甄应嘉说的封氏正是甄英莲的母亲,在甄英莲成为太子庶妃之后,她便被放出来了,在林府后头置了座院子,悄悄搬进去了。
黛玉知道她出来了,上门去拜访过一次,封氏知道黛玉是愧疚自己没有护住甄英莲,让她入宫了。
封氏却握着黛玉的手说道:“林姑娘不要再说这些话了,您的恩情,我和英莲都记在心里,不会忘恩负义因这事怪罪你,而且当年你也是没法子,那可是皇家。”封氏知道黛玉不是不想留下甄英莲,而是留不下。
“而且多少人挤破头想进去还进不去呢,不知道多少人羡慕英莲呢。”封氏笑着说道,可是眼泪却啪嗒啪嗒落下来。
封氏送别黛玉之后便深居简出,轻易不见外人,偶尔和黄氏说说话。黛玉知道她身份敏感,也不打扰,只是日常派人过去照看,防止有人骚扰封氏。
旁的人可以直接拦下,但甄家的人却不好拦,封氏也不好不见。
是他们这一支前来求见封氏,为甄应嘉求情。
封氏听后冷笑:“甄大人的侄孙女是敬王侧妃,而我家女儿只是庶妃,论地位比不上侧妃,论亲疏更比不上了,他们不去就侧妃,反而求庶妃,到底是什么居心。”
甄氏的人面色一僵,想不到向来老实的封氏会直接拒绝,“我们这一支受到甄家大恩,如今他们遇难,该施以援手。”
“那是你们的事,你们受了恩惠要是自个有本事就自个偿还,要是自个没本事就别揽下这活。反正我家里没受过恩惠,也不用偿还什么恩情。”封氏是恨透甄家的人,若不是为了甄英莲,她早就和甄家的人撕破脸了。
族人无奈,也不敢逼迫封氏,她的女儿是太子庶妃。
有活络的族人开始想,太子和敬王虽是兄长,可在夺嫡之事是死敌,太子定不会看到敬王得到甄应嘉的助力,定会处置甄应嘉,只是却没正大光明的理由。他们若是出手,正好可以攀附上太子,并且又有太子庶妃在,日后定会少不了他们的好处。
就如司徒渊所料,只要放出一个他要收拾甄应嘉的信号,自然会有人递上把柄。
很快,就有甄家人族人去顺天府出首状告甄应嘉。
第103章 南下和北上
甄应嘉虽然在金陵称霸一方,但是对族里挺好的,无论远近都很是照拂,万万没想到族人会反咬一口,告了自己,听到消息时当即吐了一口血。
昭宁帝让他回家反省,上请罪的折子,又将这个案子交给了刑部予以审核,刑部尚书接到案子的时候有些为难,毕竟甄家在江南经营多年,而朝中官员多出身江南。他不怕查甄家,就怕因为甄家的案子牵扯出旁的来,惹得朝中人心晃荡。
昭宁帝只是说:“秉公执法,不许有冤屈。”便让刑部尚书退下了。
刑部便将甄家相关人员都收入狱中,倒是没有动女眷,只是把她们禁闭在家中。贾母听说之后反而差人往里面送了些衣物吃食和药材之类的。
王熙凤还有些不愿意,贾母却淡淡说道:“甄家还没问罪了,即便是真问罪了,我们和他们家是老亲,送些东西进去也不妨碍什么,又没帮他们脱罪,反而显得我们仁义。”贾母很明白其中的分寸,京城都知道他们家和甄家交好,他们家只是照顾下女眷的生活而已。
王熙凤这才差人去准备,但还是去问了一下贾敏,贾敏到没有阻止,只是交代王熙凤要小心,前往不要夹带什么东西进出。王熙凤心中一颤,便应下了,只让小厮送到了门口,守卫仔细检查一番后,才将东西送进去了。
甄家的案子并不好审,虽然各样证据都在,但因牵扯的案件太多,冤主太多,少不得里面夹杂一两件故意捏造的。刑部要小心筛查。
林海只觉得刑部尚书这段日子头发又白了许多,他知道皇上并不想像处置柳家等一样直接处置,反而交由刑部审查,就想把甄家的案子当成铁案,震慑朝臣,也是安抚百姓,更是个信号。若刑部办不好,刑部可就遭殃了。
可是越怕什么就越出事,刑部派去江南调查的官员,被检举在青楼狎妓。昭宁帝大怒,当即贬官,让人押解入狱,再另行派官员前去。
司徒渊却说道:“甄家在江南根植多年,朝中派出的官员地位低微,势必会受到阻挠,而且甄家一案的苦主大多是在江南,倒不如直接派刑部侍郎前去,直接在江南审案。”
昭宁帝想了想道:“你也跟着去吧,这件事就交给你了。”
司徒渊很爽快答应下来说道:“儿臣还需要父皇再派儿臣些人手。”
“你想让谁跟着?”昭宁帝问道。
“锦衣卫和督察院。”司徒渊想过这个问题,“锦衣卫跟着一则保护儿臣安全,二则可以暗地里调查,至于督察院,一则监督随行关于包括儿臣,二则万一查出江南官员和甄家有所牵连,也可以直接处置。”
昭宁帝微微颔首又说道:“朕听说姜璟还留在京城,让他跟着你去吧。”
司徒渊却拒绝了:“他这样的猛虎不该陷在江南的泥潭里,该让他回边关磨炼一番。”
“朕以为你留下他,是想用他。”昭宁帝笑着说道。
司徒渊心中暗生警惕,面上沉默一下,才说道:“儿臣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,故意留下他和他说除非儿臣亲口允诺,否则不许他回去,让他尝尝坐立不安的滋味而已。”
昭宁帝轻斥一声:“胡闹,岂能因儿女情长耽误朝臣的前途。他心里还不知道怎么怨你呢。”司徒渊心中松一口气,叛乱之前,一直都是他暗中联络姜璟带兵救驾,昭宁帝可能会怀疑他想拉拢姜璟,他必需想法子消除这份怀疑。阻碍姜璟的前程,让姜璟心中生怨,便可以打消这份怀疑。
而且他这么做,还向昭宁帝暗示,他对黛玉情根深种,甚至可以得罪朝臣,这也是往昭宁帝手里递了把柄,等姜璟真成气候的时候,可以用这个把柄拿捏住姜璟和他。
司徒渊出了宫回到东宫,让人请来了范侧妃和甄英莲,先是交代范侧妃:“我不在府里时候,守好门户,另外甄家事了,就该迎娶太子妃了,你帮着准备起来。”范侧妃听了这话,笑意一僵,还是柔柔答应了。
他又交代甄英莲:“不要见甄家的人,也不要收甄家的东西。”甄英莲忙说道:“殿下走后,妾身就称病,闭门不出。”
司徒渊微微颔首,便去了前殿和属官商议各色事务。等他离开之后,范侧妃才直起腰身,因为司徒渊的安排,她心中很是不悦,刺了甄英莲一句:“你倒是体弱。”
甄英莲不软不硬说道:“妾身是闲人,不似侧妃娘娘,自然敢病一病。”范侧妃还想说什么,甄英莲便屈膝告退了,留下范侧妃生闷气。
服侍的宫女怕甄英莲得罪范侧妃,英莲却道:“我们做妾室的,自然是以正室为首,我讨好她一个侧室做什么。”她看得很清楚,司徒渊绝对不是一个会被情爱冲昏头脑的人,更不会因为宠爱忘了规矩礼法的人,因此只要她守着规矩,司徒渊不会为难她。而且太子妃也不愿看到妾室一团和睦。
司徒渊这边下江南,那边姜璟就接到让他回边关的旨意,他有些惊愕,还以为宫里会把他留到和黛玉定亲之后呢。他和黛玉大定的日子定在了明年四月份,正好在春闱之后,京城里热热闹闹的,也不显眼。
姜璟想了想还是厚着脸皮去林家拜访,林东听说姜璟又来了,心中暗笑一下,面上客客气气说道:“我家姑娘不在家。”
姜璟便知道许是天气转冷了,黛玉去郊外的温泉庄子上住着了,他又问道:“是去哪里了?”毫无疑问得到了一个不知道的答复。
他只能悻悻回去,但心里想了想,还是拐弯去了一个地方。
黛玉入了冬,就开始犯咳疾,白大夫便让她去温泉庄子住着,一则温暖二则湿润,贾敏便带着黛玉,还有白大夫,黄氏一家人去了温泉庄子住着。
带着黄氏一家是因为林丛默明年要参加春闱,如今已经不去书院了,在温泉庄子读书更清净一些,而且温泉庄子距离书院不远,方便去前去讨教。二则贾敏毕竟是一家主母,不好常在外头住着,等她回去之后,黄氏也可以照料黛玉的起居。
听说姜璟前来的时候,贾敏眉头一跳,有些头疼,看了一眼身边的黛玉,黛玉眼观鼻鼻馆心,但是手指却下意识动了动。
贾敏只能无奈说道:“请进来吧。”黛玉立马抬头朝贾敏笑了一下。
“就在这里说几句话,让空翠在这里服侍你。”贾敏又说道,黛玉身边的大丫头出去的出去,嫁人的嫁人。如今在她身边服侍的是之前提拔上来的四个。
黛玉微微颔首,贾敏这才起身离去。
黛玉没想到姜璟是来告别的,心中有些不舍得,忘了自己还端着茶杯,正在给姜璟倒茶,她一分神,溅出几滴到自己的手腕上,她倒吸一口气,空翠连忙上前去接茶壶,但姜璟动作更快,抢先接过去了。
空翠边去看黛玉的伤口,黛玉低头见只是微微发红,便挥了挥手,对姜璟说道:“怎么忽然接到消息?”
姜璟只是看了她一眼,给黛玉的杯子里也倒上茶,低声说道:“我记得还不曾和你赌书过呢?”
黛玉立马明白姜璟话里的意思,套用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,她脸颊微微发红,嗔怪看了姜璟一眼。
黛玉半嗔半羞一眼,眼波流转、情意绵绵,姜璟似是被惊艳到,赶忙低头喝水,本想逗黛玉一下,没想到自己到差点被把持住,他心中还想自己的耳朵没红吧。
姜璟喝口水才说道:“也不算意外,一则边关到冬日就不太平,二则宫里觉得也够了。”
前面的原因黛玉还明白,后面这个,黛玉就有些不解了。
见黛玉露出疑惑的表情,姜璟心中暗叹一口气,不敢也不想把真正的原因告诉黛玉,只是说道:“宫里怕我居功自傲吧。”
黛玉听了轻哼一声:“也没给你什么赏赐,反而怕你居功,你又居得哪门子功。”
姜璟觉得觉得好笑:“我都不在乎这些,你倒是委屈。”
“你还不识好人心,反而怪我委屈。”黛玉有些生气说道,“我替你打抱不平,是为了谁,你到来数落我。”
“我错了我错了。”姜璟赶忙认错,“是我不识好人心,我只是怕你的话传出去得罪了宫里。”
“是你会传出去还是空翠会传出去?”黛玉反问。
姜璟只能无奈说道:“是我想多了,杞人忧天,但我出发点是好的,我是担心你,关心则乱嘛,否则以我的英明,肯定能明白你的苦心的。”
黛玉轻笑一下,姜璟知道她的气消了,接着说道:“我都快走了,浪费时间在吵架上多不值当。”
“谁吵架了?”黛玉斜睇他一眼。
姜璟眨了眨眼,不承认刚才说的话:“哎,我有说吵架了吗?你听错了吧。”
黛玉被他的脸皮逗笑了,但转念一想他就离京了,心中升起一股不舍,脸上带了几丝哀愁。
“别难过了。”姜璟的声音极为柔和,“我在外头打拼,是想让你一辈子都有随意笑的权利,我不想看到你愁眉苦脸。”
黛玉看向姜璟,他神色虽然淡然,但眼里透出让人安心的光芒,她忽然觉得喉咙一哽,心中有暖流涌过。
姜璟忽然又带着肆意说道:“让你抹眼泪的,眼泪又换不成珍珠。”他语气里有丝轻佻,让黛玉又气笑了:“又不正经。”
他低声说道:“但在我心里,你的眼泪比珍珠还珍贵。”
这次黛玉没有害羞,反而有些狐疑看着他:“我觉得你不太对劲。”
“怎么油嘴滑舌的,到底从哪里学来的?”黛玉眉头蹙起。
“情之所至,自然说出口了。”姜璟大大方方说道,“而且若我离得远,自然说些好听的话,让你能一直记挂着我。”
黛玉看了一眼空翠,低声说道:“别说这些话了,怪羞人的。”
姜璟轻笑着点了点头,“那等以后再说。”
黛玉还想说什么,贾敏便派人来问道:“太太问姜公子是留在这里吃午饭呢还是回城里吃呢?”
黛玉知道贾敏是来赶人呢,她有些不舍送姜璟,又好奇问道:“你怎么找到这里的?”
“我去锦衣卫问了问你家的庄子有哪些,听说丛默和你们一同来了,这个庄子距离书院近,便知道是这里了。”
“你查我们家私产?”黛玉气鼓鼓问道。
“没有没有,我只是问温泉庄子都在什么位置。”姜璟赶忙解释。
“该让御史参一回你。”黛玉瞪了他一眼。
姜璟只能说道:“我怎样,也不可能去查你家的私产,我真得只问了位置,连大小都不知道。”
黛玉哼一声:“你还想知道别的。”姜璟赶忙道歉。
姚黄轻咳一声,黛玉这才发现自己在贾敏的侍女前失言了。她知道姚黄肯定不会瞒着贾敏,心里有些懊恼。
姜璟看了她一眼,对姚黄说道:“我还没给太太请安,向太太请过安之后,我再回城。”
已经离别过一次,这次离别到没有太伤感,但黛玉给姜璟的东西却只多不少。
也不知姜璟和贾敏怎么说的,反正贾敏没有来找黛玉,隔了两日便回城了。
贾敏却和林海嘀咕起这件事:“若不是姚黄亲眼看见,我还不信呢,怀光在玉儿眼前俯首帖耳,玉儿一生气,他就赶忙伏低做小给玉儿道歉。”
“这不是应该的么。”林海不以为然。
“怎么能是应该呢?现在情深意浓,自然把玉儿捧在手心里,若改日情消意散呢,他还肯能这样。”贾敏有些着急说道。
“原本我想说说玉儿,别让她老耍性子,但怀光特意来我面前说了一大通话,我也不好去找玉儿了。”贾敏有些无奈说道。
“这不明了了,若他心里不乐,又怎么会找你,若不是他关心玉儿,又怎会注意到玉儿的担忧,前来找你呢。”林海的话,让贾敏安心了几分。
“至于玉儿的脾气,她就是这样,姜怀光又不是不知道,既然娶了,就得顺着她。”
“你也是男子,愿意一辈子这样?”
“若是夫人,自然是愿意的。”林海不假思索说道。
贾敏没忍住拍他一下,“好好说话。”
“我难道没有好好说话吗?”林海顺势握住了贾敏的手,“原来你不是很喜欢怀光,怎么现在对他开始怀疑起来了呢?”
“人心易变。”贾敏沉默一下才说道。
“那就给玉儿一个保障。”林海低声和贾敏说了自己的打算,“这么大笔财产留给玉儿,反而会引起他人觊觎,倒不如捐给朝中,给玉儿换个爵位。”
“这倒是行,只是何时?”
“自然是等我百年的时候。”林海沉声说道,“我活着一日就护着玉儿一日。”
“嗯,那咱们都要长命百岁。”
姜璟回到府里的时候,姜辽正在府里,听说他还没午饭,挑眉问道:“你特意去了锦衣卫,打着我的旗号查了林家的温泉庄子,跑到了林家,你岳家连顿饭都不肯留你?”
“我觉得现在还方便在林家吃饭,林夫人留我来着。”话里满是维护之意。
姜辽嗤笑一声:“林夫人能让你见林姑娘就是她网开一面,还留你吃饭呢,痴人说梦呢。”
被揭破了,姜璟也不觉得怎么了,反而说道:“父亲英明,不过不留我吃饭是应有之义,而且日后吃饭的日子多着呢,不着急这一时。”
“这是觉得自己能一直平平安安吧。”姜辽凉凉说道。
姜璟赶忙问道:“父亲这里有旁的消息?”
姜辽只是说道:“也没旁的,就是宣府巡抚和甄家有点姻亲关系。”
姜璟眉头微皱,“若说姻亲,我敢保证京城里的人家都和甄家有关系,毕竟谁不想联姻门当户对的人家,甄家又是豪族大门。到不能因为这点就觉得巡抚不妥吧。”
姜辽眼中露出一丝满意:“真是如此,你需要提防有人借此生事争权夺利。”
姜璟郑重点了点头。
甄家的案子也很快水落石出,所有人都看出昭宁帝要处置甄家,没人敢替他们家求情,有的人甚至要落井下石,其中包括贾雨村。
贾雨村是金陵的知府,在司徒渊到来之前,便将甄家的人都抓起来了,包括女眷。
司徒渊心里很是看不上这种行径,昭宁帝还对妇孺网开一面呢,贾雨村竟然毫不容情。司徒渊让人放妇孺回家,里面人包括甄太夫人,她还强撑一口气,刚出狱回到家里,便病故了。毕竟曾做过太上皇的乳母,又有诰命,便让族人安葬了甄太夫人。
至于其他女眷,在牢里吃不好睡不好的,有的甚至还遭了刑罚,回到家里都病了起来,司徒渊便把这事交给贾雨村,“我不想听到有人说皇家不仁义。”
贾雨村知道自己做得过了些,赶忙向司徒渊表忠心。
“这等酷吏……”
司徒渊做了个噤声的动作,淡淡说道:“让他去审甄家的事吧。”
司徒渊何尝不知道贾雨村是个酷吏,更是忘恩负义的小人,贾雨村可是靠着甄家才发家的,如今贾雨村踩甄家别谁都狠。
贾雨村的效率挺高的,很快就审问明白了。他细细写到折子里,奏给了昭宁帝。
甄家被抄家,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被处斩,十五岁以下男子被流放,女眷遣回祖籍。
司徒渊知道还是有人给昭宁帝求情了,倒不是别人而是首辅,因为甄家的事还牵扯到江南盐政,而江南盐政事关江南的官场的安稳。所以冯首辅去开口替甄家求情了。
司徒渊心中暗叹,虽然冯首辅的做法没有错,但未必合昭宁帝的心意。
甄家的事了了之后,便快要过年,今年的年虽然因太上皇驾崩排场不大,但昭宁帝心情却很好。
但很快一个消息打破了他的好心情,是宣府镇,宣府巡抚被参了,而那边鞑靼趁宣府内讧,大举进攻。
第104章 有惊无险
“要开始打仗了。”林海从衙门里回来之后,对贾敏说道。
贾敏惊讶说道:“这么快。”一边捧来了热帕子递给林海,林海将帕子盖在脸上,觉得身上的疲倦消失了一些。
边关的将领多是太上皇提拔的,如今太上皇驾崩,昭宁帝掌权,自然有些人想把太上皇的人拉下来,只是在林海看来,甭管是谁提拔的,只要一心为国就好。
“宣府巡抚的一个庶出儿子娶了甄应嘉兄长的岳家的女儿。”林海把这关系和贾敏说了。
贾敏有些无语:“这么远的关系,别说是娶了姻亲家的女儿,就是娶了甄应嘉亲女儿,甄应嘉的做的事也不该随便牵扯到宣府巡抚呀。”
“宣府巡抚总揽宣府镇的军政,是个紧要位置。”林海意味不明说了这么一句。
贾敏知道是朝中有人争名夺利,“也不知道陛下会如何处置。”
“陛下是个大度的人。”林海给了个结论。
朝中也有人想着借甄家的事打压异己,而也有人想借甄家将太上皇的人都弄下去,但昭宁帝却不同意,正如林海所想的那样,只要有才干、品行佳、为国尽忠,那就可以用,而不是看这个官员是什么出身是谁提拔的。
所以,昭宁帝在知道宣府巡抚被弹劾的时候才那么生气,尤其是鞑靼进攻的时候。
昭宁帝在朝堂上只说道:“御史是该风闻奏事,但也不是让你们随意捏造事实,诬陷臣子的。”甭管宣府巡抚清白与否,这个时候得稳住他,这样才能稳住九边。
但就在昭宁帝的话还没有传到宣府的时候,宣府总兵就称找到了宣府巡抚通敌的证据,一面将人关押起来,一面将证据送往京城。
巡抚和总兵是同级,两者的权力分割全看个人,比如这一任巡抚和总兵,宣府巡抚很是强势,除了握有安抚军民、管理粮饷、参谋军事、赞理军务能权力,发展到了提督军务,发号施令等。
想来宣府总兵早已不满了,毕竟隔壁的辽东总兵可是把地盘拿捏得死死的。
但最要紧的事还是抵御鞑靼。
昭宁帝下旨一边派出臣子前去查明真相,一边下旨让宣府总兵全力抵御鞑靼。
姜璟得了姜辽的提点,很是谨慎,得知宣府巡抚被总兵关押起来之后,心中暗道糟了。
宣府总兵关押巡抚还不够,还让手下的副总兵、参将、游击将军、指挥使等联名上书,这是想把他们拉到一条船上的意思。
询问到姜璟的时候,姜璟拒绝了,说道:“下官只会打仗,不会审案,自然不知道巡抚是否有罪,不敢随意写这个名字。”
前来询问的人很是恼怒,但姜璟向来都是独来独往,油盐不进的性子,便不再纠缠,回去之后便在总兵面狠狠上了眼药。
因此,在独石卫被围的时候,姜璟这边没有任何援军。姜璟心里苦笑,若不是自己早有准备,怕是早就死在鞑靼手里、死在同僚倾轧之中了。
但很快他发现了问题,围攻独石卫的兵力并不多,而且每天只是固定骚扰一番,好似并不想真得攻打独石卫。
姜璟思索了良久,给家里写了一封信。姜璟想让姜辽帮着疏通辽东总兵的关系,派兵增援,守住独石卫,他自己则带兵西行,若是他猜得不错,鞑靼这是声东击西。
信很快就到姜辽的手里,这件事姜辽做不了主,他立即去找了姜迢,姜迢看了书信,沉默了许久,才说道:“这事我做不了主。”他们姜家与辽东起家,姜家子弟也多在辽东,但是也正因如此,才不能插手辽东。
“而且,辽东也是重镇,这时候调配兵力,鞑靼又攻打辽东,又该如何呢?辽东不能动。”姜迢声音缓缓,带着一股无力感。他何尝不想救姜璟,只是形势不能让他救。
“哥,怀光是你的骨肉。”姜辽明白姜迢的意思,忍不住喊道。
“我何尝愿意这样。”姜迢看向窗外,眼睛有些涩,“只是我必须要确保边关稳固,那边关是咱们祖宗用血和泪守住的,我不能因为怀光一人,便将边关至于危难之中。”
“而且怀光擅离职守造成独石卫无人把守是他的过错。”姜迢起身,“我去宫里一躺,替他弥补一二,万望一切如他所愿。”只要姜璟判断正确,他便立下大功,反之…
昭宁帝听了姜迢的话,有些头疼,他没想到姜璟如此大胆,他就没想过,万一是鞑靼的诡计,独石卫又该如何呢。
“父皇,儿臣愿意相信怀光一次。”司徒渊语气很是坚定,“他不是莽撞之人。”
“可辽东不能动。”姜迢沉声说道。
“我知道姜国公担心辽东安全,只是怀光说了,不需要大支兵士,只要一小股有备无患而已。”司徒渊指了指信,笑着说道,“莫非国公不相信怀光?”
昭宁帝已经答应了辽东派一小队人,但司徒渊担忧的是姜璟预估的正确,那么宣府便危险了。
昭宁帝却道:“宣府是重镇,有那么多兵力,若是守不住,总兵也别做了。”
司徒渊只能按住心里的忧虑,前去见了安平公主。他知道安平公主手里有一支听命于她的队伍,这也是安平公主最大的底牌。
安平公主听了司徒渊的来意之后,喊来了晏先生,晏先生一向云淡风轻的面庞上也露出一丝焦虑。
晏先生曾在边关作战,自然知道鞑靼不是好对付的,而且他也相信姜璟没有十足的把握,不会如此“轻率”。
只是他也了解安平公主,安平公主不会把自己的安危置于他人手里,这支队伍就是守卫她的,她如何肯调离。
但出乎晏先生意料,安平公主点头说道,“你带着去吧,务必保住怀光。”
晏先生一愣,安平公主冷笑一声:“宣府总兵不会放任怀光立功的,说不得找个借口就拿下他。”她不懂军事,但是懂人心。
“我可是公主,怎么会漠视国家不稳呢,再说那些人跟着我也是蹉跎时光,倒不如去战场上磨炼一番。”安平公主淡淡说道。
晏先生便立即动身,而司徒渊也去宫里和昭宁帝说了,昭宁帝自然是知道这支队伍对安平公主的重要性,没想到安平公主放弃了。
而宣府,正如姜璟猜测的那样,鞑靼选择了从野狐岭入攻,顺着洋河而下,已经攻破了万全左卫,正围攻宣府镇,如今宣府总兵如同热锅上的蚂蚁,他听说独石卫被围之后,故意不派兵支援,只是往龙门卫和龙门所加派兵力,这样独石卫破了之后,龙门卫还可以守住,到时候问罪的只有姜璟,可是没想到鞑靼竟然从野狐岭进攻。更没想到万全左卫都是一群饭桶,那么快被攻破了。如今兵线都投入东边,西边的兵力自然弱了。
总兵知道宣府被破,居庸关便危,居庸关危,京城危,到时候别说升官发财了,连性命,不,甚至连亲族都不保了。为今之计,只有死守了。
八百里加急战很快送到了昭宁帝的案头,昭宁帝没想到宣府总兵真得这么无用,立即让大同总兵派兵驰援。
宣府总兵守到最后的时候,已经写下了遗言,誓要与宣府共存亡,正到绝望的时候,便见着姜璟带着轻骑兵,犹如怒吼的巨龙,冲入鞑靼军中,巨龙身姿极为灵活,很快冲散了鞑靼的军阵。
总兵大喜若望,喊道:“快去开城门,前去支援。”
只是他手下一位参将劝道:“如今城中空虚,若是擅自开城门,鞑靼跟着攻破宣府该如何呢?倒不如看一看形势如何。”
姜璟以为宣府总兵能明白他的意思,开城门,成两面夹击,但城门却迟迟不开,姜璟心中一沉,可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了。
总兵站在城墙上,心中暗自惊叹姜璟作战之勇,他一直以为他是小白脸来着。
总兵还是有些判断的,知道姜璟的带的人并不算多,一旦支撑不下去,宣府又会危险。随即也不听下属阻拦,看了城门。
姜璟的队伍很很敏捷,又俱是骑兵,一边抵抗一边退入城中。
总兵立马下了城楼,前去迎接姜璟,姜璟因为长时间奔波和作战,脸色有些苍白,但神情很是坚毅。
姜璟没有性子和总兵寒暄,说道:“大人,可否先让下官及下官的人修整一番。”总兵立马让人调拨出粮草。
“下官休息一番后,自会和大人一同守卫城门,想来,支撑到陛下派出的援军并不难。”姜璟已经快速在心中算了日子,总兵听了这话,吊着的一颗心才安定一些。
鞑靼那边虽然被姜璟折损了一些人手,但他们本就是主力部队,很快调整好军阵,又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进攻。
总兵本以为姜璟只是会冲锋陷阵的猛将,没想到他与守城一道也很有自己的看法,硬是守住了一波又一波。
直到晏先生带着一支军队到来,姜璟立即带着自己的人前去和晏先生汇合,痛击鞑靼一次。
鞑靼只能暂时退兵。只是后续上,总兵和姜璟的意见不同,姜璟是想乘胜追击,但总兵却想着护住宣府的安危。
姜璟心中暗叹一口气,这个时候,正好联络大同府一同出兵,对鞑靼包饺子,可总兵却是个谨慎的。
晏先生却说道:“我已经通知大同总兵了,我和怀光追击。”总兵严中闪过不悦,可是他也知道晏先生的地位,只说:“得留出人手守着宣府。”
“可从万全右卫调兵。”晏先生淡淡说道。
这事就定下了,次日晏先生就带着姜璟出城追击鞑靼。
可惜他们还是慢一步,和大同府一同只留下鞑靼一小支部队,但好在驱赶走了鞑靼。
而回到宣府,总兵就让人围住了姜璟,说道:“怀光,你别我不讲情面,只是有人检举你也参与了赵彬通敌之事,我只能先将你看押起来。”
可又有一支队伍迅速围住了他们,总兵神色一变,晏先生冷笑一声:“你以为我过来就是单纯支援的?怀光是我的徒弟,你说他通敌,是不是也意味着我通敌,不如将我们一同看押起来?”
说着便带姜璟离开了,总兵拿他没法子,只能愤愤看着。
入夜,晏先生和姜璟住的院子便着火了。
晏先生看着大火和姜璟说道:“让你带着人进城,你偏不。”
“知道您在,我就放心。而且我的人得回去守着独石卫。”姜璟有些无奈说道,“我也没想到吴碌竟然如此大胆,竟然直接对我们下死手。”
“走吧,好戏很快开场了。”
这出死而复生的戏很快传到了京城里,就在总兵在钦差面前诋毁二人畏罪自杀的时候,晏先生却带着姜璟出现,姜璟手里还握有总兵诬陷的证据。
自从北边战事起,黛玉就没睡过一个好觉,如今在安平公主这里听到尘埃落定,心里才安定下来了,随即而来的还有疲倦。
“后悔了?”安平公主看着她问道。
黛玉摇了摇头,“我不后悔,只是心疼阿璟。”不仅抵御外敌还得忍受同僚的谋算。
“这还只是个开始,随着他越走越高,会有更多人嫉妒他陷害他。”安平公主冷静说道,“所以你要成为他一双眼睛,替他盯着一些。”
黛玉点了点头。
安平公主叹口气:“若不是当初无奈,怎么也不会将你许给他。”
她抱怨说道:“留在京里又不是没有荣华富贵,偏要跑到边关去受罪。”
黛玉却道:“那是他的抱负。”
“可是牺牲的是你。”安平公主一针见血。
“我甘之如饴。”黛玉知道自己要留姜璟在京城,是能留下的,只是她不愿禁锢住姜璟,就如同姜璟不想约束她一样。
赵彬官府原职,怪不得他能一直压制住总兵,委实是因为总兵太无能心不正。宣府的武官也换了不少,姜璟却升官了。
但也惹来了小麻烦。
赵彬见他一表人才,想许配爱女。
话才出口,姜璟下意识看了一眼晏先生,晏先生一副看好戏的模样,姜璟心里一激灵,立马说道:“多谢大人抬爱,只是下官已有婚约。”
“下官正想告假,回京定亲。”姜璟提出自己的请求。
“哦,还不曾定亲。”赵彬意有所指。
姜璟佯装听不到说道:“原本该去年定亲,只是因为先帝的丧事而耽搁了,下官与未婚妻青梅竹马,感情甚笃,已许下诺言,此生不负。”
赵彬也是心胸狭窄的人,笑着说道:“没想到你还是多情的种子。”又问他未婚妻是哪一家。
姜璟是瞒着自己的身份的,晏先生的地位虽然尊贵,但晏先生和别人说起也只说姜璟是他在乡野之间收的徒弟。
姜璟含含糊糊说了一句:“只是寻常人家。”
赵彬倒也没追问。
宴席散了之后,姜璟立马写信给黛玉。
黛玉收到信的时候,正好是两封,一封是晏先生的,说有人相中了姜璟,让黛玉别要姜璟了早做打算,另一封是姜璟的,说他已经表明自己名花有主,让黛玉放心。
黛玉噗嗤笑出来,把这事和贾敏说了,贾敏点了点她的头:“你还能笑出来,万一怀光真被人抢走怎么办?”
“越有人抢才越说明他优秀呀。”黛玉笑着说道,心里一点也不担心。
“好啦,不是说要去丛默家里吗?父亲怕是要等急了。”黛玉催促一句,他们本打算去一趟林丛默家里,和黄氏一同整理考试的东西,二则也嘱咐林丛默几句。
用了晚饭之后,林海和林丛默说了几句,便知道林丛默心里有底,也放心了许多。
次日,林丛默便去参加春闱了,黄氏日日担心,每日都在家里烧香供佛。
黛玉也知道这次春闱对林丛默的重要性,跟着贾敏念了几回经。
九天很快过去了,林丛默人都瘦了一圈,但是眼睛却很亮,回到家里,也不等洗漱吃饭,倒头就睡,直接睡过了晚饭,到了次日才醒来。
林丛默洗漱后,先去见了黄氏,之后去了林府。
他记性很好,将答案默写出来了,林海看了之后,微微点头,嘱咐:“好好准备殿试。”
林丛默脸上也不见惊喜,只是嘴角弯起来。
黛玉笑着打趣:“默哥儿这是高兴坏了?”
“默哥儿是胸有成竹。”林海嗔怪黛玉一句。
黛玉捂嘴笑了。
第105章 缺憾
一个月后便放榜了,如林海预估的那样,林丛默榜上有名。紧接着便是殿试,殿试只考策问,所以最后名次如何还得两说。
林丛默天不亮就出门了,经历了点名、散卷、赞拜、行礼等礼节,然后颁发策题。林丛默在家里是被科普了这些礼节和知识,因此并不陌生,但同殿有的人却因面圣浮现惶恐的神色,已然输了。
昭宁帝也只是在开始的时候留在了殿内,溜达了几圈,随意看了看,便回养心殿处理政务了,直到考试结束也没回来。
这次殿试的阅卷官共八人,一般由内阁和翰林院组成,每人一桌,轮流传阅,因为林丛默的关系,林海得避嫌,因此并不是阅卷官。到了下衙的时候,林海便正常回家,隔壁的尚书却入了宫,这是要连夜将卷子判出来。
天微微亮,礼部尚书抖了抖试卷,挑选佳卷共十份,准备呈给昭宁帝。
冯首辅捧着杯热茶:“又是才人辈出。”
“我朝又有如此多优秀人才是件好事。”礼部尚书笑呵呵说道。
“听说林尚书的族孙也参加了殿试,也不知道是哪位?成绩如何?”总会有好奇之人。
“就是昨天那个才到弱冠之年,面如冠玉的,您说要是有女儿就招为女婿的那位。”礼部尚书笑着回道,“至于成绩如何,等下就知道了,不过林尚书这么谨慎的人能让他参加殿试,想必学问不差。”
林丛默是这批进士中最为年轻的,也是容貌最出众的,别说他们这群臣子,就是昭宁帝都看了好几眼。
他们也没说多长时间闲话,便有小太监请去养心殿,冯首辅等人整了整衣冠,端正了神态,这才随太监过去了。
昭宁帝翻阅了十份卷子,他看得很是仔细,经过八名阅卷官挑出来的卷子自然是没什么毛病,只是许是都求稳,到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。
昭宁帝看完之后递给了司徒渊,司徒渊草草翻了翻,停在了某一卷,笑着问道:“林丛默是林尚书家的族孙吧。”
昭宁帝点了点头,司徒渊点评一句:“不及林尚书当年。”他是看过林海当年的考卷的,先帝本来想点林海为状元的,只是在召见时,看到林海俊逸出尘,便点了探花,委实是因为容貌耽搁了名字。
昭宁帝也想起当年的事,微微一笑:“一门双探花也是段佳话。”他自是知道林海是把林丛默当成自己血脉一般培养,便乐意给林海这个恩惠。
“民间又该有戏本子了。”司徒渊笑着说道。
林丛默的名次算是定下了,昭宁帝又从中选了状元、榜眼和传胪,剩下的依旧交给阅卷官排定名次。
从养心殿出来,有大臣酸了一句:“林大人真是圣眷优渥。”
“如海为国为民,也是该得的,再说了,也是林丛默争气,否则入不了殿试,圣上想给赏赐都给不了。”礼部尚书凉凉刺了一句。
“林家又出一位探花,林家又能兴旺几十年。只可惜林家子嗣稀少。”也不知道谁冒出这一句。
礼部尚书嗤笑一声,“人家一位能当别家一群,子孙不成才,多又有什么用呢,都是一群吃干饭的废物。”
“好了好了还有剩下试卷要定下名次。”冯首辅出来打个圆场,边走边对礼部尚书,“你说话还是这么直。”
“他们含酸的模样真是让我打开眼界,只羡慕如海有这么好族孙,也不想想如海费了多少心血,旁的不说,就给族学里的银子,有几人能舍得。”礼部尚书还有些不平。
冯首辅笑了笑没再说话。
殿试要三日之后才公布,这三日的时间,林丛默也没闲着,正由宫里的小太监教授入宫的礼仪,他们这群新科进士要入宫“朝谢”。
礼仪十分琐碎,而起教授的太监又极其严苛,因为一旦进士礼仪出错,他们也要吃瓜落的。林丛默这么多年在林家耳濡目染,又有林海和贾敏的提点,对这些并不陌生,学习起来不慢。只是有些出身微寒的人学起来要费力了。
而这些太监也毫不留情,说打就打,清脆的声音让周围的人都一个激灵。
第一日回去的时候,林丛默只觉得浑身酸痛,黛玉正和黄氏、林丛婷说话,见林丛默脚步极其沉重,便问道:“今日学了一天的规矩,可曾吃苦头了?”
“那倒没有,只是让我们一个动作保持一个时辰,我这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。”林丛默苦笑。
“他们别不是故意为难你们吧。”林丛婷有些心疼林丛默。
“金嬷嬷说,有些太监看不惯读书人。”黛玉有些说道,“只是一则名字都不知道,事后连报复都找不到人,二则能出来教授进士的都是有脸面的。”
“这样呀。”林丛婷一脸担心。
“倒不必为我担心。”林丛默摸了摸妹妹的头,“毕竟我姓林。”太监也是看人下菜碟的,林丛默最大的幸事就是姓了林。
传胪大典在太和殿举行,金吾卫设卤簿于太和殿前,乐部和声署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两旁,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两旁,十分隆重。宗室王爵在丹陛上,文武百官在丹墀内,都身穿朝服,按品级排位。
而林丛默这些人穿着统一的服饰,戴三枝九叶顶冠,站在百官之后,屏气凝神,等待点名。
昭宁帝升座不久后,便有官员出来高声宣布:“昭宁四年三月十八日日,策试天下贡士,第一甲赐进士及第,第二甲赐进士出身,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。”
接着便开始唱第一甲第一名,林丛默没想到自己是第三个被喊道的,只听“第一甲第三名姑苏林丛默”。他平复了一下心绪,随引出班,在御道左侧跪在状元后面。
唱名结束之后,演奏韶乐,百官及新进士行三跪九叩礼。中和韶乐再奏显平乐章。礼成,昭宁帝乘舆还宫。礼部尚书便将写有新科进士姓名和名次的皇榜交给金吾卫,由金吾卫送至长安街张挂。状元及诸进士俱随榜出宫。只不过一甲有
举黄榜由中路出午门,置龙亭内,行三叩礼。銮仪卫校尉举亭,送至东长安街张挂。状元及诸进士俱随榜出宫。顺天府官用伞盖仪仗把一甲三名送回府第。
黄氏等人自然是早就知道消息了,喜极而泣,黛玉笑着说道:“嫂子先别哭,还有件要紧事呢。”
“什么事?”黄氏问道。
“得先把门槛修一修,要不然前来祝贺的人太多把门槛踩烂了。”黛玉很是正经说道。
黄氏等人均被逗笑了,黄氏还是说道:“若不是有叔叔婶婶还有妹妹帮助,默哥儿怎么会……”
“这话说得不对。”贾敏柔声打断,“默哥儿苦读换来的,怎么全成我们的功劳了。老爷和我也没少资助族里,可也出来一个默哥儿,可见都得看个人功夫。”
黄氏点了点头,紧接着便陆陆续续有人上门祝贺。
次日礼部宴请,第三日要入宫谢恩,之后要去孔庙行祭礼。
林家的宴席便是几日后举行的,也只邀请亲眷好友。章家因婚事的原因,并没有上门,只是送来了贺礼。
宴会结束后,黄氏便和贾敏商量着婚事,贾敏拍手笑道:“好事成双,默哥儿也该成家了,下面还有个婷姐儿呢。”
章家那边知道林丛默中探花之后也很是高兴,没想到他会如此出席。章家其他房的人都纷纷到章遇和赵氏那里贺喜。
章凝私下和黛玉说:“那个抢了我亲事的堂姐也过来了,一股子酸味,看她如此,我可高兴了。”
黛玉说道:“看样子她过得不太好。”否则也不会来酸章凝。
“大家族里的孙媳妇可不好过。”章凝随意摆弄着棋子。
“倒是你,快要定亲了,怎么还带着忧愁呢。”章凝关切问道。
黛玉闻言,眉眼蒙上一层淡淡哀愁,叹口气,“阿璟这次回来不来了。”
“悔教夫婿觅封侯?”章凝反问一句。
“那倒没有。”黛玉说道,“只是有些遗憾。”
姜璟知道自己不能回去的时候也很窝火,只是他没有办法,只能接受。
黛玉似是知道他也同样遗憾,在信里细细写了定亲的仪式,姜家在聘礼上很是大方,只是碍于姜珏亲事这一前例在,规格上略有不足,但是价值上却不相上下。
还和他说了林丛默已经授翰林院编修,只是林丛默似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,因有人嫉妒他背靠林家,或是嫉妒他得到林家独一无二的资源,在翰林院为难他。这些事林海替林丛默解决不了,只能靠林丛默自己,好在自小林丛默就是个隐忍的。
黛玉和林丛默大定之后,陆陆续续又有喜事,先是迎春出嫁,再就是林丛默迎娶章凝。
迎春出嫁的前一日,黛玉随同贾敏前去添妆,这辈子迎春跟着王熙凤学了不少,虽然还是温温柔柔的,但到不似之前那样怯懦。
让黛玉有些意外的是,竟然看到了尤二姐跟在王熙凤身后,有人眼生她,王熙凤倒是大大方方介绍了,听的人都意味深长看了在场了尤氏,臊得尤氏坐立不安。
王熙凤打发走了人之后,才和黛玉说道:“反正家里都成这个样子了,我也不怕丢脸。”
又对迎春说道:“你嫁过去也别怕,你可是国公府的姑娘,有了委屈该说就得说,别自己一个人憋屈。”
黛玉心中叹口气,王熙凤虽然痛快了,但是万一这事传到迎春婆家,迎春面上不好看了。
迎春只是笑了笑,点点头。黛玉便问起她的陪嫁丫头。迎春答道:“我身边的司棋出嫁了,作为媳妇子跟我过去,另外的陪嫁大丫头是绣橘。”
“就陪嫁一个大丫头。”黛玉好奇问道。
“太太说佟家是耕读之家,不讲究排场,便只陪嫁一个大丫头,还有小丫头。”王熙凤和黛玉解释。
“我心里也是这样想的,我是新妇,总不好摆那么大排场。”迎春赶忙说道。
又说了会话,黛玉便起身去找贾敏,王熙凤去送黛玉,黛玉这才问:“史姑娘过来住着了?”
自从史湘云用戏子打趣黛玉之后,贾母就没接史湘云小住过。
王熙凤朝二房努努嘴,“还不是为了那个宝贝蛋。”
黛玉故意问道:“二舅母同意?”
“二老爷还在呢。”王熙凤答道,“老太太一直想娶个四角俱全的,只是要么庶出,要么才貌不好,要么门第不高,挑来挑去,发现史妹妹还不错。”
但黛玉想起上一世,觉得贾母未必是愿意史湘云做孙媳,只一点,史家可不会给这个侄女多少助力。
事关贾宝玉的亲事,黛玉也不再多言。
贾母一见着黛玉,就握住黛玉的手,对贾敏说道:“今晚就留在我这里住着吧,反正你们明日还得过来。”
黛玉没有回答,只是握着帕子咳嗽几声,贾敏忙说道:“她身子弱,怕扰着母亲,而且她每日都得吃药。”
贾母也知道自从黛玉落水之后,一直养得很精细,见黛玉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,也担心照顾不好黛玉。
她很是心疼说道:“还得好好调养才是。”
“你还是小孩子呢,又是自家姊妹,倒不必送那么贵重的礼物。”贾母说的是黛玉给迎春的东西。
黛玉莞尔一笑:“外祖母不也说了自家姊妹,自然是送什么重礼都值得。”
“你呀,最是个宽心大方的孩子。”贾母拍了拍黛玉的手。
“老太太,三姑娘过来了。”鸳鸯进来回禀道。
因为迎春喜事,探春也穿得很是明艳,一副大姑娘的模样,笑着给贾母等人见礼,和黛玉分坐在贾母两侧。
“怎么这会子过来了?”贾母问道。
“老太太和姑母忙了一天,怕你们饿了,所以送来些点心。”探春笑着说道,“知道您这里不缺东西,不过是我的一点孝心。”
贾母果然很高兴,让鸳鸯端过来,各色精致的果子摆在食盒里。
黛玉也拈了一个,便听到贾敏说道:“不愧是母亲调理出来的,做事周全,可曾说了亲事?”
探春有没有亲事,贾敏自然心知肚明,她特意在贾母面前问了,不过是因着探春的心事而已。
贾敏看出来,探春见迎春已出嫁,自己的亲事还没有着落,所有着急,知道她在这里,特意过来一趟,贾敏虽不喜二房,但和孩子无关,自然是拉一把探春的。
探春闻言低下了头。
贾母说道:“我舍不得她。”
“我再舍不得黛玉,也得给她找门妥善的亲事。”贾敏指了指黛玉,“我可就这一个女儿。”
贾母又说道:“我不常走动,你若是有好的人选就提出来。”
贾敏却好似听不出贾母的推脱之意,问道:“母亲想选什么人家。”
“你这丫头,孩子们还在这里呢。”贾母嗔怪一句。
黛玉连忙起身笑道:“我和三妹妹去外头说话。”说着便去拉探春,探春便顺势跟着出来了。
黛玉和探春谈不上亲密,只是俩人也不是怪癖的性子,说起了一些趣事。
探春说道:“珠大嫂子的妹子、伯母的娘家侄女还有宝姐姐的堂妹过来了,这几个姊妹都是好的。”
黛玉这才知道原来是薛宝琴等人进京了,“我倒没在表姐那里见到邢姑娘。”黛玉好奇问道。
探春又说道:“邢姑娘被伯母许给了宝姐姐的堂弟。”黛玉这才明白,许是王熙凤知道她不喜薛家,所以才没让邢岫烟来见她。
黛玉无奈笑道:“我不喜薛家,也不会牵怒到旁人。”
“薛家那位性子。”探春摇了摇头,“倒是他兄弟看起来很是斯文,要不然伯母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。”
这句话,黛玉同意。
“我就不过去了,回头我送些东西,表妹就帮我送一送。”黛玉并不想见故人,因此说道。
探春点了点头,笑着问道:“不知道林姐姐可给我跑腿费。”
“好好一个大家闺秀,满口钱啊钱啊的。”黛玉打趣一句,“放心,少不了你的。”
“还有,府里还有姑母曾帮助一个刘姥姥,前段日子她又过来了,老太太留她住了几日,她还说让我们代她向姑母还有林姐姐问好。”探春提起了刘姥姥。
“难为她一个老人家还记得我。”黛玉轻笑一声,“她现在家计还艰难吗?”
“家里很是宽绰了。”探春和黛玉细细说了刘姥姥的近况,“我劝她除了买房置地,还得督促子孙上进,别的不说,一旦中举了,家里便可以免租子了。”
黛玉听了微微颔首,很是认同探春的话,“客气被宝二哥听到,又是一阵恼怒。”
一不留神,探春说出来藏在心里的话,这也是探春的隐忧,她看出来自己家里一日不如一日,只是贾宝玉不上进,她也没有什么法子。
“表哥一出生躺在富贵上,自然不需要努力。”黛玉讽刺一句。
“林姐夫那样出身的人还去边关打拼呢,二哥哥却。”探春话里一股无力感,“我若是男子,早早打拼出去了。”
“宫里曾为安置出宫宫女建了学堂,原来是由永平郡主和太子妃管着,太子妃即将入宫自然是无法管了,永平郡主便想让我打打下手,表妹可愿意帮我?”黛玉心中一软,还是问道。
“也没什么难事,不过三五日去一趟学堂里。”但黛玉还是要和探春说好:“等太子妃在宫里站稳跟脚,就不需要我们帮忙了。”
探春自然是愿意的,可是又担心家里不同意。
黛玉想着帮人帮到底,和贾母说了,自家的姑娘有露脸的机会,贾母自然是愿意的。
回去的路上,贾敏问道:“你平日不是不乐意管你外祖家的事吗?”
黛玉靠着迎枕说道:“我是不乐意,但是也不乐意看着三表妹一个好好的姑娘被耽搁了。”
“永平郡主会乐意吗?”贾敏虽然知道黛玉有把握,但还是问道。
“她需要的是能帮她干活的人,至于是谁,她并不在乎。”黛玉淡淡说道,“她只需要坐收名利。”
第106章 各有前程
路上,说完这事,贾敏显得心不在焉,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膝盖。
贾母和贾敏除了说起探春的婚事,还说起了贾宝玉的婚事。贾敏看来,贾宝玉的婚事是最犯愁的,宝玉性子娇弱,又不喜仕途,现在还有贾母还有荣国府可以依靠,可等贾母百年之后,二房就无所凭仗了,日后的指望在贾兰身上。
可李纨和贾兰的性子,贾敏心中暗叹一口气,虽然在贾母和王夫人心中,李纨和贾兰是比不上贾宝玉的,但贾母并不曾苛待过李纨,她和王夫人可从没亏欠过李纨和贾兰,但这对母子似乎天生冷情冷性。就比如此前贾母身体不适,探春一个二房的孙女还日日过来看望,李纨就没想着带贾兰过来。
所以,贾敏看来,二房是不要指望贾兰拉扯了,或许王夫人也看明白,所以一味督促贾宝玉读书,但贾宝玉哪里是肯下功夫苦读的人,照贾敏看来,还不如给贾宝玉娶一房能干的媳妇,日后教导好子女。
因此,贾敏并不愿意让史湘云成为贾宝玉的妻子,因为史湘云的性子也是个娇憨的,做晚辈承欢膝下可以,但是做妻子承担家务却不太行。
可贾母似乎非要选一个和她亲近的孙媳妇,选中了史湘云。
“敏儿,你怎么看?”贾母直勾勾看着贾敏问道。
贾敏脸上神色不变,笑着说道:“母亲看中的人选自是不错,但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二哥二嫂是否同意?”
贾母听后沉默起来,若是贾政和王夫人同意,她也不会和贾敏说这回事了,她原本想让贾敏劝说贾政,但今日一观贾敏的神色,知女莫若母,她知道贾敏是不太同意的。
贾母叹口气,说道:“这事再说吧,三丫头的事就拜托你和姑爷了。”
贾母是让林海从新科进士中,看一看有没有好的,许给探春。
贾敏抚了抚裙摆说道:“我也丑话说到前头,我身为姑母的,自然想选个四角俱全的,但朝中百官众多,进士中一等一的也轮不到咱们家。”
贾母微微颔首,这点她还是知道的。
“娘亲。”黛玉轻笑着在贾敏面前挥了挥手,贾敏才醒过神来。
“你三表妹是不错的人选。”贾敏说道。
“我也是这样觉得。”黛玉抚了抚裙子,“所以才觉得三表妹可惜了。”
一句“可惜了”却让贾敏心生怅然,她何尝不知道贾府的女孩子优秀,只是可惜了。
黛玉向来不喜欢贾府的事,如今肯主动管一管探春的事,给探春铺路。贾敏知道除了黛玉真觉得可惜,也是因为黛玉不想她为难,所以才能帮一把就帮一把。
贾敏没说什么拍了拍黛玉的手,黛玉莞尔一笑。
次日,天还不亮,迎春的房里就挤满了人,除了同族的女眷还有亲戚家的女眷围着迎春,说着吉祥话。
贾敏先带着黛玉过来了。
薛宝琴和薛宝钗自然也过来了,陪着迎春,听到丫头说贾敏母女过来了,她眼中一亮,早就听说黛玉仙姿玉容,心中早有向往之意,可惜身份有别,一直不得见。
薛宝琴只觉得母女俩一进来,便夺了屋里所有的光芒。贾敏穿了一件宝蓝色葫芦双喜纹的遍地金褙子,白色织金马面裙,头上戴着赤金拔丝丹凤口衔蓝宝石的步摇,雍容华贵。黛玉穿了绣牡丹浅粉锦缎窄袖褙子,牙白色中衣,下穿鹅黄色白蝶穿花的百迭裙,戴着一对翠玉银杏叶耳环,第一眼觉得她与贾敏的气韵迥然不同,但细看,骨子里都透出一股傲气和矜贵。
薛宝琴心中想着怪不得自己堂姐对黛玉不曾多言,这样的一个姑娘犹如天边孤月一般,看起来确实不太好接触。
贾敏一来,王熙凤等人立马围上前去,贾敏先是看了看迎春,笑呵呵和迎春说着话,接着由王熙凤介绍屋里的姑娘,她身边的丫头准备很充分,凡是第一次见到的,都给了一个荷包。
薛宝琴的目光却一直落在黛玉身上,在她看来,黛玉的性子不似其母那般平易近人,显得有些清冷,只是静静站着贾敏身后,嘴角保持着优美的弧度。
薛宝琴是王夫人的亲戚,也算王熙凤的亲戚,王熙凤还是将她介绍给了贾敏,贾敏见了她微微颔首,和其他姑娘一样,问了问年岁之类的,宝琴心中松一口气,又暗笑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贾敏什么地位怎么会在侄女的好日子为难她呢。倒是黛玉在她身上目光停留了片刻。
黛玉看着前世的故人,五味陈杂,好在她们如今都好端端站在这里。黛玉看着一脸喜悦和羞怯的迎春,不似上一世那样惶恐,好在,她们和前世迥然不同。
“恭喜二表姐。”黛玉轻声说道,“祝二表姐和二姐夫百年好合。”黛玉的话让迎春羞红了耳朵,但她还是眼含希冀,语气坚定说道:“多谢林表妹。”
窗外鼓乐响起,鞭炮声也随之而来,探春笑着说道:“吉时到了。”
迎春被一群人簇拥着到了正堂前,辞别亲长。虽然迎春和家里感情平平,但贾母等人还是眼眶泛红,王熙凤拿着帕子擦了擦泪水,倒是贾赦洋洋得意,捏着自己的胡须,抑扬顿挫说出训诫之词。
新郎才干平平,但看起来是个温和的,“请岳父岳母放心,小婿一定善待令爱的。”
王熙凤让人拿出了赏钱,一时院里人声鼎沸,笑呵呵迎了新娘而出。
王夫人和王熙凤要跟着送亲,其余人等都入席。
贾敏是等王夫人和王熙凤回来之后才离开的,王熙凤知道贾母担心,细细说了新房的布置还有那边见到的人。
“老太太您就放心吧,我瞧着亲家一整天都挂着笑,对迎春很是满意。”王熙凤笑着说道,心里觉得佟家是烧高香才娶到侯门公府的女儿,怎么又会不善待。
当晚,贾敏却失眠了,她一想起迎春出嫁的场景,就忍不住想起黛玉出嫁,立时睡不着了,推了推一边的林海,林海咕哝一声,问“怎么了?”
“能不能让玉儿晚点出嫁?”贾敏冷不丁来这么一句。
“婚期不是还没定吗?等定婚期的时候,挑一个往后的日子的就是了。”林海正是睡意正浓的时候,他也不觉得这是个难事。但这对夫妻此时还不知道,什么是事与愿违。
迎春回门之后,贾府就陷入了平静。但直到太子大婚之后,黛玉才打发人请探春过来小住,一则是因为探春的婚事,贾敏把事交给了林丛默,让林丛默从同科好友中挑选一二,二则是因为黛玉想邀请探春去见永平郡主。
自从黛玉救了永平郡主之后,永平郡主对黛玉很是客气,但黛玉知道还是早点让永平郡主还了人情才好,否则老这么客客气气的,她不舒服,永平郡主心里也未必乐意。
永平郡主见了黛玉的帖子便笑了,和侍女说道:“林姑娘是个有七窍玲珑心的。”她特意空出一天见了黛玉和探春,黛玉既然敢引荐探春,探春自然不是个差的。
即便没有黛玉的请求在,永平郡主心里也乐意探春去书院帮忙。
从永平郡主那里出来后,探春才长舒一口气,和黛玉说道:“郡主好生气派。”
黛玉笑着说道:“她如今管着整个王府,自然是气派。”一个郡主管着一个王府,探春知道这里事不少,但她不好打听。
“无非是嫡庶那些事。”黛玉轻描淡写说道,探春听到这俩字,笑意有些僵硬。
“我说这些,三表妹也别不高兴。”黛玉虽然不曾看到探春的表情,但对探春心中所想一清二楚,“总会有人挑嫡庶,但是三表妹姓贾,都是贾府的人。”
探春轻吐一口气,心情平复许多。
俩人很快便到了学堂,学堂中等规模,黛玉一边给探春带路一边说道:“学堂虽然有嬷嬷,但是还有许多杂事需要拿主意,原来是我管着,日后都得你管着了。”
“三表妹三五日来一趟就行。”黛玉和探春说着,让空翠请了管事的嬷嬷过来,和探春介绍了。
“学堂都是女子,所以规矩格外严格,有违法规定了,无论是什么缘由,都得赶出去,省得坏了学堂风气。”黛玉神情严肃和探春强调着,探春连连点头。
“学堂里的学生除了宫里出来的无一技之长的宫女,还有一些慈善堂里的孤女,家境贫寒的女子。”黛玉和探春说道,“所以紧要的是教她们如何活下去。”
“林姐姐,她们出去之后呢?”探春问道。
“有的成为教养妈妈,有的进入我的作坊里,有的进入绣庄饭庄之类的地方。”黛玉和探春说道,“但总会有不怀好意之人,你要格外留意。”
探春郑重点点头,“林姐姐,你放心。”
探春在学堂里去了两趟,让她发现了一些可改进的地方,俩人商讨一番,仿照外头那样写了折子,给永平郡主,永平郡主拿着便进宫了,趁着太后皇后都在,笑呵呵把这事说了。
“我琐事多,不曾多管,没想到林姑娘和她表妹是个能干的。我觉得她们的法子不错,但想着还是得问问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才稳妥些。”永平郡主说道。
永平郡主本来想在太后和皇后面前替黛玉邀一功,但没想到却让一个人不悦,那人便是太子妃。
太子大婚已经十多日,太子妃很是孝顺,日日去太后和皇后那里请安。
学堂之前是太子妃在管,一直稳稳当当的,可如今黛玉一接手,便挑出这么多不是来,太子妃便想得有些多了。
太后和皇后也是有见识的人,拿了黛玉和探春写的“折子”,忍不住赞道:“好字。”
“是林姑娘表妹写的。”永平郡主笑着说道。
“林姑娘表妹可是贾府的姑娘?”太子妃柔柔说道,“岂不是贾妃的妹妹?”
永平郡主笑意不便:“我只知道姓贾,别的倒不知道。”
“入了宫,那还论外头的序齿。”太后淡淡说道,“好字配好墨,哀家这里还有一方好墨,永平你待会捎出去给贾姑娘。皇后,剩下的事你拿主意吧。”
永平笑着应了。
范皇后接了“折子”,扫了一眼,对太子妃说道:“阿岚对学堂熟悉,觉得这法子如何?”
太子妃细细看了,才说道:“儿臣觉得也好。”她眉头微蹙,“倒是儿臣驽钝,之前不曾想到。”
“你是东宫之妻,无需在这些琐事上费心。”皇后点拨一句,她心里是乐意和谢岚交好的,但不得不说一句,谢岚心胸委实不够宽,做王妃够,做太子妃却不够。
永平郡主心里也吐槽一句,她和谢岚的交情不错,没看出来谢岚如此小肚鸡肠呀。
谢岚心中暗自叫苦,她嫁进来一向顺风顺水的,司徒渊对她也很好,很尊重她,但司徒渊并没有因此冷落东宫里俩妾室,虽然不曾宠幸过,但是东西赏赐却不曾少过。
范侧妃是范皇后的族人,又是昭宁帝指的,她不敢如何,但甄英莲却是司徒渊自己相中的,她更看不惯甄英莲一些。所以让家里人打听了甄英莲的出身,甄英莲的出身不算是秘密,乡绅之女,小时被拐,后被黛玉救了,入了安平公主的眼,才得了机缘到司徒渊身边。
谢岚因此便对黛玉心怀芥蒂,她怕甄英莲暗中联络黛玉,毕竟黛玉如今是阁老之女。今日冷不丁听永平郡主提起黛玉,她心里便不淡定起来了。
永平郡主公主之后,便让人把赏赐送到了林府上,探春自然大喜若望,没想到能得到太后和皇后的赏赐。
贾敏都笑眯眯说道:“是你的福分,这事也和你家里说一声。”贾府知道后也是很高兴,让王熙凤过来和探春说,让探春也宴请一些小姐妹。
探春却婉拒了,“太后和皇后没给林姐姐赏赐。”探春知道别的话打消不了贾母的打算,这这句话一定可以,果真贾母不再提这件事。
其实黛玉和探春都不觉得这是个事,和黛玉待久了,探春知道黛玉是个很大气大度的人,她既然要提携自己,便不会觉得自己会抢了她的风头,反而会高兴自己得了太后和皇后的青眼。
那边,林丛默的动作也不算慢。
他很快选出两个人。只是一个是已经春闱中的,一个是春闱落第的。
怕贾敏多想,他特意带着章凝过来一趟。
“贾表姑的亲事。”他才开口,黛玉和章凝就不约而同噗嗤笑出来,林丛默无奈看了一眼章凝。
黛玉一手用帕子捂住嘴,一手朝林丛默摆手,“你直接说贾家姑娘就可以了,是我的亲戚,又不是你的亲戚。”
林丛默也觉得自己太过于小心了,“一个姓戴,是保定府那边的,今年二十一了,之前家里也给说过亲,但他说春闱不中,便不成亲。第二位姓陈,家离得远些,是山西泽州那边的,今年二十二,陈兄学问不错,只是今年着了凉,所以春闱没中。他前面说过一门亲事,但是未婚妻未过门便去了。这两位在当地都是大户,家境不错。”
“戴兄的一个族亲是刑部侍郎,陈兄族里也有在朝为官的,但官职都不算高。”林丛默也是考量了各方面才选出来。
贾敏听了也觉得不错,便对林丛默说道:“改日你找个由头请他们过来。”
贾敏也怕林丛默为难,“就找你叔祖父沐休之日过来。”
林丛默点了点头,贾敏这才问他有没有遇到什么难事。
章凝笑眯眯问道:“叔祖母怎么也没问问我,有没有受委屈,可见平日说疼我都是哄我呢,眼里都是他一人。”
贾敏打趣一句“那个他,他是谁?”
“你这丫头,我不用问瞧你的神色就知道你过得不错。”贾敏看向林丛默,“是不是默哥儿?”
林丛默性子很稳重,或者说有些古板,但章凝性子活泼,和贾敏一来一往到打趣他身上了。
林丛默点了点头,贾敏哈哈哈笑起来,章凝忍不住推了他一下。
虽然林丛默说是向林海请教学问,但是俩人都不傻,近来京城榜下捉婿的事不是一桩两桩,两人心里都亮堂堂的。等拜会的那天,都是好生拾掇过的,带着礼物登了门。
俩人都打听过,虽然林海的女儿已定亲,但林夫人的内侄女却在林府住着。
林海很有耐心,看了俩人的文章,指点了一两句,戴进士已经中了,对他作用不大,但对陈举人而言却获益匪浅。
拜访完林海之后,便去拜访贾敏。
对于贾敏的人选,探春是认同的,她看出来贾府日薄西山,她是庶出,高门大户的人家未必看得上她,能看得上她的,子孙一定是没出息的那个,如果嫁给有功名的,日后靠着林府,一样可以走高。
探春和章凝、黛玉在屏风后头,偷偷打量。
贾敏在前面端坐,俩人都很规矩,向贾敏请安,贾敏自然也给了表礼,又请他们用茶,说了几句闲话,便让林丛默送出去了。
贾敏让探春出来,问她看中哪一位了。
探春没有选条件更好的戴进士,反而选了陈举人。章凝疑惑看向探春,贾敏和黛玉却笑起来了,觉得探春委实聪明。
探春和章凝解释着:“戴公子心气太高了。”戴进士一进门就四处打量一番,话里话外都想攀扯林家,他之所以来,是看中了林府。
而探春知道,自己能给的肯定不多,一定不会如他的意。所以现在戴进士看起来前程远大,却不如陈举人踏实稳重,更适合过日子。
贾母既然说了探春的婚事交给贾敏做主,便和贾政、王夫人说好了。贾政见贾敏选了一个读书人,心里也乐意,倒是王夫人觉得家底太浅薄,只是探春是个庶女,贾政同意了,她也不说什么。
倒是赵姨娘嘀嘀咕咕半天,说贾敏选了落魄举人给自己的亲侄女。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贾敏的耳朵里,探春气得脸通红,给贾敏赔罪。
贾敏神色淡淡说:“和你无关。”但探春已经不好意思在林府住下了。探春回去之后,没几日,便听说赵姨娘去佛堂里念经去了。
贾敏虽然不在乎,但是也难免生气,说了句:“早就该管束了。”
黛玉却说道:“她深得二舅舅喜欢,又有一子,想来二舅母也为难,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糊涂的。”
可过了几日,又听说赵姨娘病重了,许是熬不过去了。
贾敏知道这里面有猫腻,但也懒得去打听了。
她不知道是,赵姨娘对贾敏心怀怨怼,暗中勾连马道婆,要诅咒贾敏,好在这事被王熙凤抓到了,告诉了贾母。
贾母当时就让人喊来了探春,问探春怎么办,探春没想到赵姨娘如此糊涂,也知道赵姨娘怕是难以再活命了。只是赵姨娘毕竟生养了她,她泪流满面,给贾母磕头,只求给赵姨娘一个体面。
贾母直接安排自己的心腹了结了赵姨娘,连贾政都没有告诉,之所以告诉探春,是以防日后这事透露出去了,探春可以作证。
这事并没有在贾府掀起波澜,王夫人刚高兴赵姨娘没有了,那边贾母就给贾政添了俩丫头,说是服侍贾政,气得王夫人一天没吃下去饭。
黛玉知道这事后和贾敏说道:“外祖母何苦老是做恶人呢?”
贾敏只能告诉黛玉:“许是做婆婆的都不喜欢做儿媳的将儿子笼络过去吧。”她也不明白,贾母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,非得给王夫人添堵是为了什么。
过了夏,探春的亲事也有定音了,陈举人的父母兄长一家入京了。
陈家入京之后,便请了官媒去贾府提亲,陈母和陈举人嫂子都是和气的人,虽然陈家在当地是大户,但放在京城里却不够看,而且陈举人前面还说过一次亲,所以陈母对能娶到探春这样国公府的姑娘,即便不是嫡出的,也很是满意。在见到探春之后,就更满意了,探春模样不错,落落大方,而且知书达理的。整个泽州府都难以找到和探春这样的姑娘。
探春还给贾敏和黛玉一人做了一身衣裳,给林海做了一双鞋。
她的心灵手巧,又格外用心,贾敏看了之后也很是喜欢,心里想着为了这身衣裳,也得多给探春些东西。
黛玉也很是高兴,能被人感恩有所回报,自然是件高兴的事。
探春自从亲事定下之后,也照样去学堂里帮忙,这事没有瞒着陈家,陈家自然是乐意的。而且永平郡主还特意给探春送了贺礼恭贺她的亲事,若不是因为探春在学堂做事,永平郡主那里会知道她呢。
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过去了,中间夹杂着,黄氏一家搬家,章凝和迎春先后有孕,林丛婷出嫁之类的事,便到了黛玉及笄之日
第107章 过往
及笄是件大事,尤其是黛玉身份又较为清贵,是林海唯一的嫡女,而林海又入了内阁。正月下旬,林家就开始忙活黛玉及笄之事。
贾敏一个人忙不过来,便请了探春前来帮忙,探春自是尽心尽力。
王熙凤送探春过来的时候,笑着对贾敏说道:“我也想过来和姑母学些本事呢。”
贾敏却说道:“贾府的一摊子事还得你忙呢,而且你下头又有几个孩子照顾,探春年岁也大了,也可以帮衬我了。”
王熙凤不知道贾敏知不知道赵姨娘的事,但若是贾敏知道,那可见贾敏的心胸,竟然还能拉一把探春。当然她虽然不喜欢二房,但探春毕竟也姓贾,若是她有个好前程,贾府也跟着沾光。
王熙凤又说起天气:“正月的时候还冻得够呛,整日刮风下雨的,没想到入了二月,一日比一日暖和,我瞧着外头的迎春花都怒放了。”
“可见是林姐姐有福气,老天爷都给几分面子。”探春在一边打趣着。
涉及到黛玉,贾敏也没忍住,笑着说道:“生玉儿的那天,院子里的花一下子开了,香气扑鼻。”这件事还是贾敏头一遭提起。
虽说林家不信这些,但有些吉兆,林家人还是很高兴的。
到了正日子,京城里权贵之家几乎都到齐了,探春这才后知后觉林家的显赫,往日总觉得林家子嗣单薄,没想到林家的权势如此之盛。
黛玉一早就起床梳洗沐浴,换了件烟紫色衣裙,坐在正堂后面小厅里的罗汉床上,由姚黄等人陪着,等着辰正开始的及笄礼。
期间不停有小丫头来禀告,那位宾客到了。
这场及笄礼,贾敏根本就没让黛玉插手,黛玉连自己及笄礼上的赞者、司者都不知道。
黛玉等得有些无聊,看了一眼大座钟,还差一刻钟。
曲港一边帮黛玉收拾衣裳,一边低声咕哝着:“不知道太太请了谁?”
“等下就知道了。”黛玉笑眯眯看着外面。
及笄需要一个德才兼备且地位尊贵的女性长辈做正宾,到时候为及笄者插笄,这个黛玉不需要猜,一定是安平公主。除此之外,还需要有司,在一边为及笄者托盘,一个赞者,协助正宾行礼,一般都是及笄者的好友或者姊妹。
黛玉不是广交朋友的人,但是好友也有一些,所以黛玉也没猜出来。
黛玉也没等多久,便见着贺来家的一脸喜气走过来,对黛玉行了一礼和黛玉说道:“姑娘及笄礼要开始了,您就按之前说好的照做就是了。”
前两天的时候,贾敏已经请了金嬷嬷等人拉着黛玉练习了一番,黛玉对流程了如指掌。
黛玉笑着说道:“我知道了。”说着便从罗汉床上起身。
厅堂内鸦雀无声,唯有贾敏声音端庄凝重,清晰可闻,“值此花朝佳节,各位惠然肯来参加小女及笄礼,感激不尽。”
及笄礼便开始了,贺来家的掀起了帘子,西边赞者的位置是永平郡主,黛玉倒是有些意外。
黛玉动作没有丝毫凝滞,穿着象征天真烂漫孩童时期的短褂裤,着布鞋行至场地中,面向南,向观礼宾客行揖礼,然后面向西跪坐在笄者席上。
永平郡主上前象征性梳了一下头发,将梳子放在了席子南边。
黛玉便转向东跪坐,有司奉上了罗帕和及笄,黛玉这才注意到有司是章凝,她不似往日挂着笑,反而一脸端庄。
安平公主走到黛玉面前,高声吟颂祝辞曰:“令月吉日,始加元服。弃尔幼志,顺尔成德。寿考惟祺,介尔景福。”她的声音微暖而有力,听得黛玉眼睛差点红了。安平公主为黛玉梳头加笄后便回到原位。
永平郡主为黛玉象征性正笄,黛玉这才起身,接受了宾客的祝贺,回到原来的房间,永平郡主从章凝那里取过衣服,帮黛玉更换为发笄上相匹配的颜色淡雅的素衣襦裙,这代表着黛玉纯真的豆蔻年华。
黛玉穿着襦裙出来,向贾敏行正规拜礼。这是第一次拜,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。接着是二加,这次安平公主祝词是:“吉月令辰,乃申尔服。敬尔威仪,淑慎尔德。眉寿万年,永受胡福。”
三加的时候,祝词便成了“以岁之正,以月之令,咸加尔服。兄弟具在,以成厥德。黄耇无疆,受天之庆。”
这次安平公主为黛玉戴上了金累丝嵌珠镶各色宝石的发冠,又往黛玉发间插入一支羊脂玉簪,比起发冠暗淡了一些。安平公主却说道:“这是我当年用的。”
黛玉心中有暖流涌过,没想到安平公主把这么珍贵的东西给她了,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,安平公主只是拍了拍她的手。
黛玉再次回到房间,换成了大红色遍地金宝相花的对襟衫,下着藏蓝色福禄妆花织金马面裙。
一般少女及笄的时候正值天真烂漫的时候,很少能撑得起这种衣服。王熙凤想着黛玉又是婉约灵秀的江南女子,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起来,但今日一见,黛玉不似往日娇柔,反而显得雍容大气,典雅端丽。
黛玉三拜之后,章凝便撤去笄礼的陈设,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。安平公主念祝辞曰:“甘醴惟厚,嘉荐令芳。拜受祭之,以定尔祥。承天之休,寿考不忘。”黛玉行拜礼,接过醴酒,入席后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。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,再将酒置于几上,章凝奉上饭,黛玉象征性吃一点,之后再次拜过后,站到西阶东面,面朝南。
安平公主起身面向东,贾敏起身下来面向西。由安平公主为黛玉取字,这也是为何正宾尊贵了。
安平公主念着:“礼仪既备,令月吉日,昭告尔字。爰字孔嘉,髦士攸宜。宜之于假,永受保之,曰如桢。”
最后,黛玉还要跪在贾敏面前,由贾敏对她进行教诲。贾敏说道:“事亲以孝,接下以慈。和柔正顺,恭俭谦 仪。不溢不骄,毋诐毋欺。古训是式,尔其守之。”黛玉柔顺答道,“儿虽不敏,敢不祗承。”黛玉行完拜礼之后,整个及笄礼便结束了。
安平公主笑着说道:“我要叨扰一番了。”
贾敏满是感激说道:“我们求之不得呢。”贾敏扶着安平公主到了花厅坐下,贺来家的见状立马安排戏台唱折子戏,唱戏皆是年轻的小戏子。
安平公主轻敲一下桌子,微微阖眸,听了片刻,对贾敏说道:“是你选的戏班子吧。”
贾敏抿嘴笑了,“您不笑话我不稳重就好。”贾敏是个会享受生活的。
安平公主又对一边的贾母说道:“你是个有福气的。”
贾母以为安平公主指的贾敏,笑着点了点头。
黛玉给安平公主敬完酒之后,便去谢永平郡主,永平郡主笑着说道:“你性子温和,又帮了我不少忙,我听说你母亲给你找赞者,就毛遂自荐了。”
“多谢郡主。”黛玉语气里满是感激。
黛玉又低声问章凝:“可不舒服?要不要歇一歇?”章凝孩子刚满两个月,衣服有些宽大,倒没显出来。
“没事,孩子可乖了,知道我今天有大事要办,所以一直不闹腾。”章凝满脸柔情摸了摸小腹。
“你要不要摸一摸?”章凝又提出来。
“不用,不用。”黛玉忙摆手后退,章凝却拉住她的手,放在自己的小腹上,“怕什么呀,你也有这一天的。”
黛玉的身子有一瞬的凝固,生怕章凝不舒服,轻轻抚摸一下,便立马收回手。
“等孩子再大一些,就会动了。”章凝语气里满是期待。
和章凝说完后,黛玉又回到宴席上,听了满耳的恭喜之声,她倒是有些意外在宴席上见到了姜太夫人。
姜太夫人看起来是个很慈善的老妇人,她年岁不小,又地位尊贵,很少会出席别人家的宴席。
她拉着黛玉的手,笑着说道:“好孩子。”黛玉真不愧是林家唯一的嫡女,气质沉稳,动作优雅,眉目舒朗,喜怒哀乐不全形于色,待人接物礼貌周全又大方有度。抛去家世,黛玉本人也是个出类拔萃的闺秀,这样的人物入宫也使得。
旁边有人笑道:“太夫人是舍不得林家姑娘了,要我说,太夫人不必着急,过不了多久就日日承欢您膝下了。”
黛玉脸颊微微发红,垂首不语。
安平公主听到了打趣一句:“我养大的姑娘,还没稀罕够呢,可不舍得这么早就让她出门子。”安平公主的话不是随口说出来的,意思虽然还不曾定下婚期,但女方并不愿意那么快把黛玉嫁出去。
贾敏心中松一口气,若这话由林家来说,姜家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,但凭安平公主的身份地位,说出这话来,姜家就得听着了。
姜太夫人神色不变,听后点了点头:“是呀,谁舍得这么如花似玉的姑娘。”
贾敏示意了一下贺来家的,贺来家的忙让丫头开始上菜。姜太夫人看过去,丫头们各个衣着整洁清爽,脸上挂着笑,可是这笑容又不过分扎眼,很是得体,举止利利索索,不脱离带水,回答客人问话,也不露怯色,口齿清晰。
贾敏很会调教下人,这也透露出林府的底气,不亏是祖上封侯的人家,虽然子嗣单薄,但内里可不见败落。
总而言之,姜太夫人特意来这一趟,一则是看黛玉,二则是看林家,这两者都很让她满意。回去之后,该定下婚期了。
永平郡主没想到,宫里的太后和皇后都听说黛玉的及笄礼。
皇后笑着说道:“听说的大半个京城里的人都过去了。”
永平郡主捂着帕子笑了:“那还不得把林家踩平了。”
皇后还想说什么,没想到昭宁帝带着司徒渊过来了,昭宁帝好奇问道:“在说什么,隔老远就听到笑声了。”
太后便道:“说起林海之女前几日的及笄礼,听说很是盛大。”
昭宁帝不以为意:“林海就这一个宝贝,再怎么盛大也不为过,而且再盛大能有咱们家盛大,永惠也快及笄了,到时候还得母后来插笄。”
林海是个谨慎的人,之前就在他面前念叨过女儿要及笄,要请一些宾客,在昭宁帝面前打了预防针。
太后便说道:“正好永平在,说说林家及笄礼是什么样的?哀家听听看看与皇家有何不同?”
永平郡主娓娓道来,太子妃听过之后,心中有些不太舒服,她自小就属于京城里顶尖的闺秀,没想到一个黛玉将旁人都比下去了。
范皇后听后评道:“往日见林夫人是个谨慎的人,没想到为了女儿能做到这一步。”安平公主可是皇室里品阶最高的公主,又是嫡公主,别说臣子之女,便是宗室里的郡主,也请不来她,另外还有一位郡主做赞者。
太子妃想说什么,可司徒渊却伸手暗中按了一下她的手背,止住了她的话。
司徒渊笑着说道:“这大概就是慈母心肠了。我倒是更期待永惠的及笄礼了。”
话题便转到永惠公主的及笄礼上,昭宁帝便说道:“永惠的事准备的如何了?”
范皇后看了一眼太子妃,才说道:“已经安排下去了,臣妾让阿岚也跟着帮忙。”
昭宁帝很是满意点了点头,一则是因为皇后考虑周全,二则是因为皇后提点太子妃宫务的举动。
回到东宫之后,司徒渊便对谢岚说道:“以后不要在皇祖母还有母后面前说起朝臣家里的事。”
谢岚有些疑惑看过去,司徒渊却没有多说什么,只低头喝了一口茶。
“我见皇祖母今日赏了林姑娘,想着要不要也赏她一些东西?”谢岚问道。
“不用。”司徒渊果断拒绝了,“皇祖母是看着姑祖母的面子上,姑祖母特意进宫和皇祖母说了这事。可林氏毕竟是阁老之女,不比寻常宗室、勋贵之女。还是不要有所牵连,你没看今日母后都没跟着赏吗?”
谢岚有些不好意思说道:“是我欠考虑了。”
“没事,这些事慢慢学就是了。”司徒渊不以为意,“我总会教你的,而且你平日多看看母后如何行事的。”
谢岚点了点头,朝司徒渊说道:“殿下可不要嫌我愚钝。”
司徒渊轻笑一下,可是眼里却没有多少笑意。
司徒渊没有在后殿待多长时间,便去前头的书房,焦碌也跟着去伺候。
“我记得福建总督递了折子,说是那边不太平,你给我找出来。”司徒渊吩咐一句,但还没等焦碌有所动作,司徒渊接着说道,“陕甘总督是不是要银子了。”
焦碌动作一顿,不知道该办那件事,司徒渊很少出现这种情况,他条理向来清晰,吩咐完一件事才交代下一件事,今日这种穿插两件事的情况很是少见,可见他心绪不如面上那般平静。
“算了,宣府那边可曾有消息传来。”司徒渊问道。
焦碌不知想起了什么,憨笑几声,才说道:“宣府平平安安的,就是都说姜大人要成为赵巡抚的乘龙快婿了。”
姜璟凭着此前的军功,已经升任正三品参将,别说在宣府,就是在九边,都属于爬得最快的人了,最主要的是他很年轻,这样一个人,无论是谁都要动心拉拢。
姜璟能升那么快,除了自己才干,还有运气,他的运气委实不错,遇到了不少战事,这才积攒下军功。
“姜怀光没说自己定亲了吗?”司徒渊眉头微蹙,有些不悦。
“姜大人肯定说了,只是这话还是不知怎得传出来了。”焦碌说道。
“他定是没说定的哪一家。”司徒渊瞬间想清楚了,“赵彬许是以为是寻常人家,所以才放出流言来,逼迫对方退亲。”
“赵大人这招不够磊落。”焦碌评道。
“等下,记得把书收拾出来还回去。”司徒渊嘱咐一句,因为宣府的兵事,他从晏先生那边借了一些书,如今都看完了,自然是要还回去。
焦碌便下去安排了,除了前殿,还有司徒渊放在后殿的几本。他去取的时候,正好碰到了太子妃。
太子妃便问是什么书,焦碌回了。太子妃接过来翻了翻,翻到最后一页,里面夹了一张字条,上面是写了天干地支。才好奇问道:“这是编号么?也不知道按着什么排的。”
“大概晏先生清楚吧。”焦碌应付一句,编号的字迹并不明显,没想到会被太子妃看到。
“回头你问一问,我正好收拾东宫里的书。”太子妃是个识字的。
焦碌便记下了,还书的时候问了晏先生。
晏先生却说道:“是玉儿帮我整理的,这些编号也是她编的。”焦碌便不好去问了,他是司徒渊的心腹,自然知道自家主子的忌讳,司徒渊几乎是明示他,任何事不许牵扯到那位林姑娘。
“也不是什么难事,无非是分门别类而已。”晏先生说道,又喊来了管着书房的小厮,小厮笑着说道,“门类分好之后,便按着这书名第一个字的笔画来排。”简单得令人发指。
焦碌回去之后便这法子和太子妃说了,这不过是个小事,所有人都没放在心上。
而此时黛玉却收到了一个请帖,范渺渺要成亲了,请黛玉前去观礼。
黛玉可不觉得自己和范渺渺的情分好到这个地步,让范渺渺特意下了请帖。但她都下帖子了,黛玉又不好拂了她的面子。
范渺渺的婚事自然是盛大的,她也说不清为何要请黛玉,她后来也明白,即便没有黛玉,她也无法嫁入东宫之中,可惜她之前糊涂,埋怨了黛玉许多年。
黛玉也是和其他人一般给范渺渺添妆,送范渺渺出了门子。
次日,范渺渺随同夫婿入宫请安,范皇后单独留下了范渺渺嘱咐了一番,又说道:“以前的事都忘了吧。”范渺渺鼻头一酸,差点落下泪来。
范渺渺还在宫里见到了周碧,她气色看起来不错,听说敬王对她挺好的,她也算是得偿所愿了。
范渺渺婚后入宫便更加方便了,偶尔也会和周碧一同去东宫坐一坐。
说起了,她们三个在闺阁的时候也是熟悉的,只是来往并不多,没想到婚后倒是来往多了。
去东宫的时候,难免会碰到司徒渊的妾室,范渺渺曾经还嫉妒过范侧妃,但见她像鹌鹑一般在太子妃身侧后,心里的情绪就随之消散了。至于甄英莲,范渺渺倒是有些好奇,她本以为甄英莲和黛玉会有些相像呢,但见到甄英莲时却有些失望。甄英莲容貌不差,但和黛玉却不相像。甄英莲说起话的时候,范渺渺又觉得隐约有一丝相像,许是都有一股婉约的气质。
隔了没几日,甄英莲生日,司徒渊的赏赐和之前差不多,就多了一本诗集。
太子妃盯着诗集许久,才恍然觉得她一直觉得甄英莲奇怪的点了,那就是甄英莲学识不错,喜欢读诗又能写诗。
甄英莲被拐卖的时候才三四岁,后来被解救了,和其母生活,日子也艰难,后来才入得安平公主府,那么她的学识是从哪里学到的呢?是谁教她识文断字的?
太子妃首先排除了甄英莲入宫后,司徒渊是不会安排人教她读书识字的,难道是安平公主?太子妃猜测着,莫非安平公主特意培养了甄英莲,将她送入宫里,以此来拉拢司徒渊?
太子妃可是听自己的母亲说过,安平公主之前可是给先帝后宫里送过美人,如今也可能重来一次,给司徒渊送美人。
太子妃想到这里心里忍不住对安平公主升起一股怨气。等她母亲入宫后,太子妃没忍住和母亲抱怨几句。
长乐公主却正色说道:“你是太子妃是正妻,怎么能吃妾室的醋呢。先不说甄庶妃到底是不是安平姑母的人,即便真是,又能影响到你什么呢?你可不要弄错了对手,在东宫里,你唯一的对手就是你的夫君,是太子。”
太子妃心里仍觉得别扭:“我总想做太子心中最特殊的那个人。”
“那他可曾优待过旁人?”长乐公主问道,“你说他留意到甄庶妃的喜好,给甄庶妃一本诗集,那我问你,太子给你的赏赐可是你喜爱之物?”
太子妃想了想,点了点头,司徒渊一向细心。
“那你还有什么可埋怨的。”长乐公主无奈说着。
“母亲,您就帮我再好好查一查吧。”太子妃求着。
“不是查过了吗?”长乐公主说道,“你入宫前不是都知道了,太子在安平姑母府里相中了甄庶妃,带入了宫里。”
“可是这件事发生在江南,谁知道准不准呢。”太子妃咕哝一声。
长乐公主只能派人去一趟江南,安平公主和司徒渊早就收拾干净了首尾,所以长乐公主查到和之前的一样。
长乐公主还特意去一趟安平公主府上,恰好遇到了黛玉,超凡脱俗。
长乐公主是宫里出来的,见到黛玉第一眼就想着,若是黛玉入宫里,旁的人都没有立足的地了。
可是这个念头却犹如惊雷一般惊醒了长乐公主,若她是安平公主,想要用联姻的法子拉拢掌权的后辈,那么是用出类拔萃如同自家晚辈且可以胜任太子妃的人,还是送签了契约只能做侧室的丫头呢。答案不言而喻。
长乐公主看向黛玉的目光有些复杂,或许安平公主后来不舍得,但一开始安平公主怕是因为司徒渊才教养黛玉的。
但长乐公主并没有把自己的猜想和任何人说,包括太子妃,毕竟现在一切都板上钉钉了。
在长乐公主的劝说之下,太子妃将这件事放下了。
只是有些事都是由些不起眼人的引起的。
第108章 出阁前夕
长乐公主最为关心的事情不在于东宫的侧室,而是东宫子嗣,太子妃和太子成亲已经有大半年了,可是太子妃仍没有好消息传来,若是再没有,宫里就该给太子挑选侧室了。
虽说太子妃都是嫡母,可是有没有亲生孩子,日后差别可就大了,就比如太后,不是昭宁帝的生母,在宫里就是一尊被供奉起来的佛爷。
长乐公主这些日子没少求神拜佛的,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她心切,暗中引荐了一些和尚道士,幸好长乐公主是个聪明的人,知道和这些人往来会犯忌讳,因此只是去寺庙庵堂烧香拜佛。
她去的庵堂是京里最有名望的三圣庵,这所尼姑庵名声不错,是因为有位公主在这里出家了,后来京城里一些女眷修行,也都选择这所尼姑庵。
长乐公主毕竟是公主之尊,虽然说了轻车简从,但尼姑庵的主持还是早早不许外人进出,又安抚了后院修行的居士,防止冲撞长乐公主。
长乐公主上完香之后,便去后院歇息,在此修行的居士有一位是她堂姐,与她关系不错,她便想着去探望一番。
她这位堂姐原本也是郡主,后来母家掺和到先帝和安平公主之间,惹怒了安平公主。在她父亲过世之后,安平公主以王府无嫡子为由,夺了王府的爵位。这位郡主也跟着失势了,被夫家不喜,她不愿意在夫家受闲气,便在这所庵堂出家了。
先帝因此对她心存愧疚,在位的时候很是照顾她,一应吃穿用度都是上好的,今上继位后,虽然没有加恩,可也不曾薄待过。
所以这位郡主便一直好好的生活在三圣庵中。
这位郡主如今法号玄净,穿了一身玉青色的道姑服,正在院子中浇花,见到长乐公主也只是微微点点头,把水壶交给了一旁的小尼姑,问长乐公主怎么过来了。
长乐公主心中的烦闷也无法与旁人说,也只对玄净吐露几分。玄净冷笑一声说道:“你我都是在宫里长大的,自然知道宫廷是个什么模样,你还愿意把你女儿送进去。”
长乐公主也不生气:“雷霆雨露皆是君恩,皇上选中了阿岚。”
玄净是不相信长乐公主没有搏一搏的心思,否则也不会一直拖着不给谢岚定亲。
“这件事急不得,无论谁的孩子都是太子妃的。大不了,就如同今日的皇后一样,无论哪一位皇子都得孝顺她。”玄净指的是范皇后。
“可太子无生母。”所以范皇后位子才能稳当,若太子生母仍在世,范皇后未必如今日一般。
长乐公主也只是和玄净说一说心中的烦恼,她也知道如何做最好。
“若是太子妃迟迟不能诞下子嗣,就为太子挑选侧妃吧。”玄净说道。
“我本欲让太子妃挑选几位宫人。”长乐公主迟疑一下才说道。
“呵。”玄净嗤笑一声,“你以为东宫是寻常之家么,就是寻常百姓之家的庶长子生母还得好好选选呢,总不能让太子庶长子之母是个宫人出身。”
长乐公主只是说道:“这事等等再说吧。”
长乐公主和玄净又说了一会子话,才起身离去,才到了院门,便听到一阵喧哗声。
有个年轻的尼姑跌跌撞撞跑来了,后面跟着俩小尼姑,一边喊一边追赶。
长乐公主被吓一跳,身边的侍从也赶忙护住她,又有几人过去按住了那个疯尼姑。
“听说还是个大家闺秀,可惜落到如此地步。”玄净知道这人身份的。
长乐公主嫌恶瞥了一眼,那尼姑脸色青白,眼窝深陷,眼圈泛黑,眼中布满了血丝,见到长乐公主打量她,她眼里折射出近乎疯狂的光芒。
即便被按在地上,那尼姑还是抬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,随即便如同孩童一般天真的模样,发问:“你是太子妃母亲?可你不是林贾氏呀。”
长乐公主本以为她说什么疯话,可没想到听到这三个字,她心中一动,那边玄净已经让人拉下去了。
长乐公主问道:“她是谁?”
“听说是一位佟御史的女儿,不知道为何被送入这里来,没多久就疯了。”玄净随意说道。
等长乐公主走了之后,玄净吩咐身边的人:“看好那位佟姑娘,日后还有用呢。”
尽管长乐公主一路上都在说服那位佟姑娘如今是个疯子的话,她的话不可信,但是还忍不住想佟姑娘提到林贾氏为何会咬牙切齿的模样,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,林贾氏,是林海的妻子吗?那么佟姑娘口里的太子妃该是谁?林海之女吗?
佟姑娘被送入庵中,和林家有关系吗?长乐公主细细想了,先帝和昭宁帝曾流露出让太子娶林氏女的意思,可是后来林氏女名声被人诬陷,才失去了资格,后来便和姜家定亲了。
佟姑娘便是当年陷害黛玉的佟芷,对于她的事,长乐公主很快就打听清楚了。
长乐公主不解的是,即便是陷害成功拉黛玉下马,佟芷也成不了太子妃,可为何佟芷还要陷害黛玉呢。
长乐公主将目光放到了当时和佟芷交好的范渺渺身上,她记得当时范皇后可是一门心思想要范渺渺嫁给司徒渊的。
但当时除了黛玉,还有旁的人被昭宁帝视为司徒渊妻子的人选,为何只有黛玉一人被陷害了?
黛玉被先陷害出局,是不是说明黛玉是最有可能的人?
但当时林海还不是如今的阁老,黛玉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身份便是她是被安平公主教养过的。
长乐公主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了真相,又想起宫里的甄英莲。有种可能是当年安平公主见到黛玉,觉得她资质不错,留在身边教养大。司徒渊之前可常不在京城,常去南边探望安平公主。按着安平公主的手腕,让情窦初开尚且年轻的司徒渊倾心黛玉不是一件难事。那么黛玉背靠安平公主,又有司徒渊的喜爱,确实是最有可能成为司徒渊妻子的人。
太子心有所属对长乐公主而言是件棘手事,唯一庆幸的是,黛玉已经定亲了,但未曾出嫁。
长乐公主不觉得太子会做出夺人·妻的混账事,但她担忧太子妃知道这件事。在她看了,太子心悦旁人不是件严重的事,这种少年时的喜欢慢慢就随风而散了,但太子妃却不会这么认为,她了解太子妃,太子妃一定会觉得自己被羞辱而失去理智,那时候她会做出什么事,谁都说不清楚。
所以,林家姑娘还是早点嫁人吧。如今林家姑娘待字闺中,因其父亲地位,在京中闺秀中是数一数二的,太子妃已然瞧不顺眼,所以才格外关注林家姑娘。若林家姑娘出嫁,因其夫在京外做官,她也会跟着离京的。用不了多久,太子妃就会忘记这位林姑娘,那么太子曾心悦林姑娘的事也就不会被太子妃知道。
长乐公主想清楚一切之后,便前去拜访安平公主。她知道自己瞒不过安平公主,便把事情一五一十说了。
安平公主眼中有一丝厌恶,“都出家了,还六根不净,插手红尘里的俗事。”长乐公主知道安平公主说得是玄净,她这时候也明白,玄净是故意让她撞见佟姑娘,挑起太子妃母家和安平公主之间的矛盾。
长乐公主把一切都吐露干净,也表明了她不想生事,也不怨恨林家,要得无非是让黛玉早些出嫁这一个结果。安平公主不能不答应,长乐公主毕竟是太子妃的生母,日后皇后之母,安平公主可以得罪她,但林家不能。
“我会和林家说的,玉儿已经及笄了,也该出嫁了。”
长乐公主立马起身,笑着说道:“多谢姑母。”
除了长乐公主想要黛玉早点嫁人,还有一个人想,那便是姜璟。
姜璟早就风闻赵彬想要招他为婿的流言,也知道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。他烦不胜烦,他早就说了自己已经定亲了,可赵彬还要故意为之。他现在还在赵彬手下做事,而赵彬在宣府势力深厚。
姜璟趁着赵彬在家的时候,便前去拜访。
“赵大人,下官请两个月的假,回京城一趟。”姜璟低眉顺眼说道。
“回京做什么?”赵彬关切问道。
“回去娶妻。”姜璟直截了当说道,他想好了,若此行不能提前娶黛玉,他便求一求家里,放弃在宣府的经营,转去别的地方。
赵彬神色不变笑着说道:“还不知道怀光你是哪一家的乘龙快婿呢?”
姜璟这次没有隐瞒,说道:“是户部尚书林大人之女。”
饶是赵彬见多识广,听了这话,也大吃一惊,露出惊讶的神色,他在京里也有一二人脉,自然知道林海唯有一女,许给了姜国公自幼走失的长子,原来姜璟是姜国公的儿子,怪不得,怪不得……
赵彬心中更加觉得惋惜了,自家怎么就慢一步,若是和姜家联姻,何须愁日后呢。可姜璟的亲事已经板上钉钉了,他也没有胆子林阁老抢女婿,之前的打算就只能打消,先要安抚姜璟才是。
姜璟说道:“家里的意思不许我表明身份,还请大人替我遮掩一二。”
赵彬连连点头,很是热情关切姜璟一番,又说设宴席给姜璟送行。
姜璟推辞不过,便答应了。
可没想到在宴席上又出事了。
姜璟冷声说道:“这是去内院的路,你是什么居心,竟然带我到这里?”
他在宴席上被下人弄脏了衣服,便跟着下人换衣服,没想到竟被人领入内宅。
下人还想去拉姜璟,被姜璟一把甩在地上,“我竟然不知道堂堂巡抚府内竟是如此规矩。”说完,便往外走去。
可才转身,便听到后面一声女子喊声,“姜将军留步。”姜璟微微侧身,便见着一位乌发明眸的美貌少女从洞门后走出来。
姜璟猜到这边是赵彬之女了,他不多看一眼,立马转身离开,可这位赵姑娘并不打算放过他,“我只是想和姜将军说几句话,若你再走的话,我就告诉我父亲说你唐突了我。”
姜璟听了这话冷笑一声,“赵姑娘想犯蠢,不必告诉我。”姜璟一句话,让赵姑娘怒从心中升起。
姜璟不再理她,继续往外走去,才走几步,便见着满脸是汗的赵家少爷赵潇,赵潇是个有才干的人,与姜璟关系不错。此前,他也一直想姜璟成为自己的妹婿,但父亲那边不知为何改了口风,赵潇便知道这事不可能。
因此在姜璟离席久久不归,他又想到妹妹对姜璟不知何时情根深种,便怕自己妹妹做糊涂事,匆匆出来寻找,没想到正好被他碰到。
月光下的姜璟一双眼睛如同寒星一般,表情冷酷而又严肃。他见到赵潇便说道:“夜色已深,我先回去了。”
赵姑娘张口便说道:“哥哥,他轻薄我。”赵潇没想到自己妹妹这么蠢,立马上前捂住赵姑娘的嘴。
姜璟在一边语气温和悠悠问道:“伯清,赵家是要给我下套吗?”他的姿态极其闲适,可是眉宇间却有一丝杀意,让人心中生寒,仿佛置身于冰窟之中。
赵潇心中一惊,连忙说道:“这话怎么说,我视你为好友,我父也视你为自家子侄。”
姜璟不再多言,面无表情离去。
次日,姜璟神色如常告别了赵彬等一众同僚,快马往京城而去。
他已经写信给晏先生,希望晏先生能劝说安平公主和林家,让黛玉提前出嫁,也不知道晏先生办得怎么样。
打前哨的是他身边的鸣鸿,知道他要到京城了,提前在城门等候,第一句话是,“指挥使请你入京后先回家。”
第二句话是,“林家同意了。”
听到这句话,姜璟愣了一下,迷迷糊糊问一句:“同意什么了?”
鸣鸿又重复一边,“同意提前婚期了。”
姜璟已抑制不住心中狂涛骇浪般的惊喜,快马往城中而去,想要问个清楚。
姜辽还是头一次见到满面笑意的姜璟,忍不住心生醋意:“那么高兴?”
姜璟重重点了点头,又急切问道:“婚期是哪一日?”
姜辽说道:“一个月后,但是我府里无人主持,还得麻烦太夫人,所以你得去给太夫人请安,请她帮忙。”
姜璟连连点头,很是听话。
与姜家喜气洋洋不同,林海和贾敏心情都不算好,原打算要留一留黛玉,可是没想到却那么早让黛玉出嫁。
但是安平公主的担忧,他们又必须考量。
林海只能对贾敏说道:“再梳理梳理黛玉的嫁妆吧。”
“姜家世子夫人的嫁妆是一百四十八抬。”贾敏说道。
“不用管别人。”林海这个时候也不在乎这些了,“又不在一起过活,不用管什么压不压一头。”
黛玉知道消息的时候,都懵了,她还以为自己在家里还要待上一两年,最先涌上来的是不舍得,她舍不得离开父母。
可后来,她想到自己要嫁给姜璟了,和前世迥然不同,觉得自己似做梦一般,生怕梦醒了,又落入前世那边孤苦伶仃的境地。
除了嫁妆,贾敏早就让人准备黛玉的嫁衣,因此虽然仓促间提前了婚事,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。
黛玉的嫁衣自然是极其精致华丽的,是京里最巧手的绣娘做的,原本黛玉要亲自绣嫁衣,但林海和贾敏都觉得没必要,黛玉也就做了盖头。
霓裳阁把嫁衣送来后,黛玉便由着丫鬟服侍着试穿。贾敏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,眼眶微微发热,黛玉才刚及笄,也不知道嫁过去能不能过好日子。
贾敏低头轻擦一下眼角,仔细看了女儿的嫁衣,霓裳阁不愧是京中有名的绣坊,做得很是得体,没有什么修改的地方,就是腰间,还可以再收一收。
贾敏和霓裳阁的掌柜的说了,掌柜的认真记下来,说立马安排人修改。
贾敏虽然得知姜璟许诺,但她觉得人心易变,还是要给黛玉安排陪嫁的丫头,这种丫头是指日后给姑爷做通房的丫头。
黛玉不愿意,直接拒绝了贾敏的安排。
“哪个做娘的愿意安排这样的人?但是不得不为之后打算,这俩丫头身契在咱们家,日后也好拿捏。”贾敏苦口婆心劝道。
黛玉摇头:“阿璟不是这样的人,而且他真升起了这心思,也防不住。”防不住姜璟变心,也防不住其他人插足。
贾敏听了这话便着急了,“咱们家清净,可姜家却不清净,你太婆婆又不是一般人,有着俩丫头,别人也挑不出什么不是,否则直接指人给你,你捏着鼻子也得收下。”
贾敏知道安排这样的人无疑是往黛玉心里捅刀子,她心里也不好受,但她必须防患于未然,就想当年自己出嫁一样。她当年也没想过,自己一生只有一女,也没有想过丈夫会纳侧室。
母女俩不欢而散,黛玉很是头疼,但她知道贾敏最近心情不好,焦躁已经无法压抑和掩饰,只要给点火星,肯定会立马炸了。
她也知道林海也没法改变贾敏的想法,林海这些日子对贾敏一直体贴忍让,便写信告知了安平公主。
安平公主请来了姜璟,姜璟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,不知道安平公主找他是因为何事。
安平公主直接说道:“黛玉虽然及笄了,但自从落水后,身子不太康健,白大夫也说了,她现在不宜有子嗣。”
姜璟没想到安平公主说的是这件事,他脸颊一片绯红,说道:“我知道,一切听您的安排。”
安平公主微微颔首,又说道:“你明白就好,不过你若是有瞧中的,不妨收在房里,玉儿这点心胸还是有的。”
姜璟犹如炸毛的猫一般从椅子上弹起来,“我只心悦玉儿一人。”
安平公主淡淡说道:“姜家是行伍之家,一不留神便马革裹尸,所以你们这些人家最喜欢子嗣越多越好,不比文官家讲究,但庶子比嫡子大,这件事放到谁家里都不合规矩。”
这都哪跟哪呀,姜璟苦笑,沉声说道,“公主,我的心意玉儿已知,我此生绝无纳二色的心思。”
“请您放心。若我有负玉儿,任凭您和林家处置。”
等姜璟回去之后,安平公主便让人把这番对话告知贾敏,贾敏知道后也不再提给黛玉安排丫头的事。
日子不知不觉到了送妆那一日。
林家的亲眷好友皆前来祝贺,黛玉的嫁妆早就收拾出来,有厚厚的几十页,这只是林家给她准备的,而安平公主私下给她的古玩字画、金银首饰、家具陈设、地契银票还不曾列入进去。
姜璟是请了他在京中的相熟之人前来催妆。一行人按着吉时到了林家门口,林家那边的鞭炮也随着噼里啪啦响起来,引来无数人看热闹。
林丛默带着林家后生出去迎客,林海在正房等候,前来的人皆是勋贵之家子弟,俱是一表人才,他心中满意的点点头。
午宴的时候,由林丛默出面招待,他面如冠玉风度翩翩,很快博得一群人好感。
有人低声和姜太夫人的侄孙钟讷说道:“林家人面貌都不错,怀光有福气了。”
钟讷笑而不语,很快旁边的人都知道他为何笑而不语,因为见到了黛玉的嫁妆。
不知谁说道:“这是娶了座金山吧。”
十里红妆绵延不绝,前面是家具都是紫檀、花梨木的这样的贵重木材精工细作出来的。最令人啧啧称赞的是千工拔步床,由红木、楠木、花梨木等多种木材制成,历时十年之久才完工,红色为底,雕工细致,精美绝伦,富丽堂皇。
中间的是是帐幔被褥,四季衣服,尺头衣料,古玩摆设,再后是头面首饰,明珠翡翠、各色宝石,珊瑚琉璃,美玉金银,流光溢彩,之后是女子所用的琐碎之物,如胭脂水粉之类的,压轴的是庄田铺子,压箱银,地契和银票各装了一盒,上面用白玉如意压在,看得人瞠目结舌。
原本贾敏还觉得太过于高调,还是林海说,“咱们遮遮掩掩的,别人就不怀疑林家有钱了,反而不如大大方方露出来,咱家的情形,旁人都是知道的。”
“至于嫁妆过于丰厚的事会不会引来别人觊觎,这就让姜璟操心吧。”林海低调了一辈子,唯独在黛玉的事上处处高调。
嫁妆送走之后,宾客也渐渐散了,黛玉看着空荡荡的房间,心里也空落落的。
林家族人也有不少赶来参加婚礼的,都住在林府。但林海和贾敏都没心思去招待了,一家三口关起门来用晚饭。
这是黛玉最后以林家姑娘的身份和林海、贾敏一同吃饭了。
饭菜和平时差不太多,都是黛玉喜爱吃的。林海先动了筷子,黛玉如同往日一般,先往林海、贾敏碗里夹了菜。贾敏见黛玉熟络的动作,心中一酸,可是又不愿意在女儿面前流露出来,低头吃了黛玉夹的菜。
贾敏不肯开口,林海便说道:“晚上少用一些,别积食了,休息不好。”
黛玉低声应了。
“咱们家是江南口味,饮食清淡,姜家是地道的京城人,他们家的饭菜,你未必吃得惯。你母亲给你陪嫁了厨娘,直接让他们给你做喜欢的饭菜。”
黛玉点头:“我不会委屈自己的。”
贾敏听了黛玉的回答心里很是难受,眼泪一滴滴落在碗里,她捧着手心里的掌上明珠要到别人家去了,黛玉看着柔弱,但是骨子里却很傲,学不会低头,不知道在姜家会不会受委屈。
林海和黛玉都知道贾敏哭了,都没出声,贾敏极力保持平静,低头吃着饭,她心里安慰自己,女儿还在京城,还可以见到,但是,她心里还是很难受。
黛玉很是孝顺,又听话又贴心,明日之后,黛玉不会早晚都会来她这里请安,陪着她说笑,帮她打理家事了。
第109章 吃不着
这一夜,黛玉翻来覆去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,一会觉得床铺不舒服,一会觉得渴了,一会又觉得太热了,一会觉得院落里红灯笼太亮了,总之是各种不舒服,好不容易睡着了,却又一直在做梦,梦里又想起小时候,想起前一世。黛玉知道自己是在做梦,但是却一直醒不过来。
田嬷嬷看了一眼怀表,喊醒了睡得不安稳的黛玉,“姑娘,该起床了。”
黛玉睁开眼睛,她本以为自己一夜没睡好,会困顿疲倦,但是没想到精神十分好。
刚沐浴出来,贾敏请的全福太太还有梳头嬷嬷便过来了,黛玉瞧着桌上各色胭脂水粉各样首饰头面,不禁笑道:“今日要麻烦夫人了。”
全福太太是潘盈的母亲容氏,笑着说道:“这是大喜事,恭喜恭喜。”
便有人服侍着黛玉换了嫁衣,容氏上前替黛玉梳头,贾敏过来的时候,正好听到容氏念叨:“一梳梳到老,二梳白发齐眉,三梳儿孙满地……十梳夫妻到白头。”
她眼中又是一酸,又想着今天是黛玉的好日子,硬生生收回去了。
黛玉在镜中看到了贾敏的身影,笑着对贾敏说道:“娘亲,我今天好看么?”
贾敏走上前握住了黛玉的手,黛玉似是玩笑说道:“您放心吧,阿璟不敢欺负我的,我要是和他吵架,肯定把他赶出去,才不会找您诉苦呢。”
一席话说得屋里人都笑起来,贾敏忍不住说道:“你这孩子乱说话,怎么能这样说姑爷呢?等下你还没出门子呢,悍妇的名声就出去了。”
容氏却说道:“我觉得玉姐儿说得不错,凭什么夫妻吵架,女子就得忍气吞声跑出去回避,就该把男子赶出家门才是。”
“姑母是担心万一姑爷跑来告状怎么办,是护着姑娘还是护着姑爷呢?”王熙凤凑趣说了一句。
容氏将梳子递给了梳头嬷嬷,梳头嬷嬷是安平公主特意请来的,很是手巧,给黛玉梳了凌云髻。
“等花轿快到的时候,再戴喜冠。”贾敏在一边说道,“喜冠太沉了,戴久了脖子酸疼。”
梳头嬷嬷笑着应了,又开始给黛玉上妆,黛玉原本就是仙姿玉容,胭脂水粉只会污了这颜色,也不敢下重手,在黛玉脸上均了一层粉。
贾敏看着装扮好的黛玉,没有了往日的天真烂漫,心里更加难受,借口要去前头待客,离开了黛玉的闺房。
黛玉收拾妥当之后,便有人请容氏等人前去用早饭,王熙凤、探春等人陪着黛玉在房里用早饭,王熙凤劝道:“妹妹多用一些,这婚礼要忙活一整天,倒时候怕顾不上吃饭。”
许是怕黛玉紧张,王熙凤一边回忆一边说道:“我出嫁的时候早上就没吃饱,到了晚间,吃了两碗饭,把你表哥吓着了。若不是我俩之前就认得,你表哥怕以为要娶个饭桶回来了。”
王熙凤的话逗笑了黛玉,跟着多用了一碗粥。
用过早饭之后,便有诰命夫人带着自家女儿前来恭贺黛玉,不熟的请到前厅去了,相熟的便留在黛玉这边陪黛玉说话。
潘盈昨日因为家里孩子不适便没过来,今日一早便来了。她母亲是黛玉的全福太太,和黛玉说起话来便带了一两分亲昵。
“我听说姑爷和你自小认识,知根知底的,你是个有福气的。”潘盈消息灵通,对姜璟的身份来历很是清楚。
黛玉笑了笑:“缘分自有天意。”
又说了一阵子话,梳头嬷嬷觉得时辰差不多,给黛玉戴上了喜冠,喜冠上缀着各种宝石玉石,黛玉一戴上觉得头都快抬不起来了。
这边才收拾好,便有丫头气喘吁吁跑来,说道:“姑娘,花轿到了。”屋里开始有片刻慌乱,有人查看黛玉的妆容,帮着她补妆,有的帮她整理嫁衣,有人询问外头谁在拦门,有人忙着整理黛玉的东西。
林家守门的人是林丛默打头阵,还有林家族人,另外还有章家的晚辈,林家能拿得出手的亲戚家也就只有章家了。
“来了来了。”前头丫头喊起来。
黛玉深吸一口气,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,才镇定下来。
惜春和探春咬耳朵:“外头守门不利呀。”
鞭炮声声中,黛玉被人簇拥着来到了正厅,辞别亲长。林海和贾敏已经端坐在厅堂,瞧着黛玉出来了,林海神色微暗,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,贾敏拿出帕子擦了擦眼睛。
容氏笑着说道:“姜小将军一表人才,得此佳婿,您二位该高兴才是,而且姜小将军如此迫不及待想娶您家姐儿了,一定会好好待她的。”说着便让人拿来了蒲团。
“爹爹,娘亲。”黛玉徐徐跪下来,眼泪不由自主落下来。贾敏起身扶起她,又拿出帕子给她擦泪,黛玉的眼泪不止,打湿了贾敏的帕子。
容氏想起自己嫁女儿的场景,心里也有些难受,在家做姑娘有人捧着宠着,但嫁人后,为人妻,为人媳,就要主持中馈、生儿育女、服侍长辈,就算夫家再和善,也没有做姑娘时候自在了。
林海低声说了几句,黛玉挤出一个笑容说道:“过几日我就回来看您们了。”
“你当然要回来看望我们。”贾敏握住黛玉的手,“我还要问问我的玉儿在夫家过得怎么样,习不习惯,夫婿好不好,别人有没有挑剔……”
黛玉潸然泪下,贾敏拿来盖头,亲手给黛玉戴上。
那边姜璟已经进来了,给林海和贾敏行完礼,便眼巴巴看着黛玉,见红绸已递到黛玉手里后,便要转身带着黛玉离开。
贾敏却没忍住快走几步,语气里带了恳求低声说道:“怀光,我就把玉儿交给你了,你要好好待她。她爱使性子,你要体谅她,若她真做错了什么,你和我说,我一定管教她。”
“岳母您放心,我此生一定好好待她的。”
容氏上前说道:“别误了吉时。”
黛玉这才在一片喧闹声鼓乐声中,坐上了花轿。
从林家到姜府径直走过去并不算太远,但花轿要绕城一周。黛玉原还想着会不会太无聊,可坐到轿子里才想幸好要绕一圈,让她可以在轿子里大哭一场。
到了姜府后,便有人拦在讨要喜钱,姜家迎亲人的笑呵呵应对着,又有人撒谷豆钱果之类的东西。
之后便有红绸递到轿子里,黛玉知道那一头是姜璟,心里安定许多,由着喜娘搀扶着下了轿子,踩在垫子上,踏过马鞍和火盆,让人搀扶着一直走进喜堂。
黛玉只需要按照喜娘的低语跟着鞠躬行礼,虽然有盖头挡着,但黛玉知道旁边的姜璟目光一直注视着她,她甚至想,若姜璟一直看,自己头上的盖头都要烧起来了。
礼成后,黛玉便被喜娘簇拥着去了新房,林家送亲的人将黛玉送入新房后,就得回去了。
黄氏见黛玉乖巧坐在床上,心里有些伤感,低声说道:“玉妹妹,我们先走了。”
黛玉手指动了动,黄氏握住她的手,鼻头一酸:“姑爷知根知底呢,你向来聪慧,一定会好好的。”
黛玉点点头。
黄氏这才和林家人离开了,周围便安静下来了。
不知过了多久便响起喧闹声,“新郎官来啦!”
不知道谁憋着笑说道:“新郎官别急,得先撒帐才可以掀盖头。”屋里响起笑声。
黛玉在盖头下也忍不住莞尔一笑,姜璟便被引着坐在了黛玉身侧,黛玉都能感觉到他身上透出的热气。
撒的都是些花生红枣之类的,有一两个落在她的膝盖上,黛玉眼睛低垂便看到了。姜璟在一边说道:“小心些,别砸到脸上了。”换来了周围吃吃的笑容。
喜娘将金镶玉新秤杆递给了姜璟,但姜璟却有些紧张,有些迟疑。
“大哥别不好意思,快挑盖头呀。”也不知道谁唯恐天下不乱大声喊起来,引起屋里一阵哄笑声。
“玉儿。”姜璟低声喊一声,才挑掉了黛玉头上的盖头。
眼前骤然一亮,黛玉顺势抬起眼睛,看到的是满脸笑意的姜璟,周围有人倒吸一口气说一句,“大哥好福气。”
“你闭嘴吧。”姜璟忍不住笑着骂一句,便又去看黛玉,黛玉和往日不一样,似乎更加光彩照人,他只觉得自己被狠狠惊艳一把,一时间心口怦怦乱跳,脸颊也发烫,也移不开眼睛。
“大哥不好意思喽。”“脸红做什么呀,大哥。”
黛玉也是头次见到这样的姜璟,璀璨星眸中流光溢彩,黛玉嘴角翘起来。
容氏见到这一双璧人,也忍不住笑起来:“该合卺了。”
合卺杯是玉质做成小瓢的样式,用五彩丝线拴连在一起,新人各执一瓢,各饮半瓢再交换。饮毕,便有人将酒杯一同扔到床下,笑道:“一仰一合,大吉!”
到此时,外面的酒席也开始了,有人开始催促姜璟出去敬酒拜客。姜璟只能起身和黛玉说道:“我先出去了。”
喜娘和其他人也都退出去了,田嬷嬷带着人上前帮黛玉卸了钗环,黛玉才觉得松快了许多。
田嬷嬷之前是在公主府里教导黛玉的,因此对上姜府的人也不怯,打发姜府的人去取了热水,服侍黛玉梳洗一番。
“姑娘要不要先吃些东西,外头酒席还要许久才结束呢。”田嬷嬷提议一句,黛玉微微颔首。
外头候着的人早就得了嘱咐,听到里面说了,立马让人收拾出来一桌饭菜。
黛玉吃了几口便饱了,说道:“你们分着吃了吧。”
田嬷嬷也没推辞带着丫头抓紧时间吃了饭,等吃完饭,却发现黛玉靠着床柱睡着了。
姜璟在外头被众人争相敬酒,尤其是和姜璟差不多年岁的同僚、朋友,他虽然在京城时间不算长,但同僚并不少,因此一波又一波敬酒一直不停。
黛玉迷迷糊糊的时候,便闻到一股酒味,立马惊醒了,纱帐外透出一个熟悉的身影,正和田嬷嬷说话。
随即,便有一只修长的手撩起帘子,是姜璟,他也没过来,只是站着那里眼睛也不转一下看着她。
黛玉有些不好意思,问他,“喝了很多酒吗?”姜璟的嘴唇上似乎还带着一丝水渍。
“今天都是客人,没好意思拒绝,喝得有些多了。”姜璟这才走过来坐到黛玉身边。
“我让曲港端醒酒汤过来。”黛玉准备起身。
“我喝过了,你让人打些水来,我梳洗一下。”他身上还穿着大红色的婚服,他上下看了一眼黛玉,才慢吞吞说道:“你这一身也换下来吧,虽然怪好看的,但太沉了。”
明明规规矩矩的,但落入黛玉耳中还是带了一丝暧昧。
黛玉忍不住喊了一声田嬷嬷,田嬷嬷还以为出什么事了,忙过来,知道黛玉的吩咐,心里松一口气暗笑一声,扶着黛玉去了盥洗室。
姜璟坐在婚床上,隔着屏风能听到衣服窸窸窣窣的声音,他叹口气,还得忍一忍。
黛玉满头青丝被绾成了个纂儿,穿着大红色的小袄,金色撒花裤子出来了。
姜璟也去了屏风后头,他也不让人服侍,自己换了身家常的衣服。
黛玉已经让人重新送来了饭菜,放在窗边的小桌上。
黛玉是知道他在酒席上没有用东西,怕他饿才吩咐的,姜璟心中暖暖的,这就是家的感觉。
用饭的时候,便有丫头去收拾床铺。
黛玉想了想,还是低声和姜璟说了:“公主说,她和你说。”姜璟一愣,见黛玉脸色通红,才明白黛玉说的意思,他轻笑:“我本来也就有这个打算,我想和你白头偕老,自然是要你身体健康为先。”
“那你今晚?”黛玉吞吞吐吐。
“你要赶我出去么?”姜璟歪头问黛玉,黛玉哑口无言,她总不能说舍不得姜璟出去。
姜璟怕黛玉恼了,不再逗她:“我们是夫妻,总要在一起歇息的。谁规定夫妻躺一张床上就得行周公之礼,不能只盖被子聊天呀。”
黛玉恨不得跳起来堵住他的嘴,含怒瞪了姜璟一眼,这一嗔怒,有说不出的娇媚,让姜璟心里更加觉得日子太难熬了。
“去休息吧。”姜璟轻咳一声,说着便去拉黛玉,黛玉被他拉到了床上。
姜璟很是自然蹲下身子,替黛玉脱了鞋子。
黛玉顺势往里躺在大红迎枕上,好奇问姜璟:“今天来新房的都是哪些人呀?”
她的发髻也散开了,一头青丝逶迤在大红迎枕上,原本就精致的脸庞在红黑两色的映衬下,越发动人心魄。
姜璟别开眼睛,回想起之前的人,和黛玉一一说明。黛玉早就打听清楚姜府的人,倒也能对上号。
黛玉听完忍不住感慨一句:“姜家真是人丁兴旺。”
姜璟目光下移了几分,红色小袄面料很是柔软,映衬出她的玲珑身姿,尤其是沉下去的纤纤细腰,姜璟很肯定,自己双手就能合拢。
姜璟便有些心不在焉了,黛玉有些不满,推了一下他。
姜璟却一把扯过被子,盖在黛玉身上,“该休息了,要不然明早起不来了。”
黛玉轻轻打了个哈欠,觉得倦意袭来,合上了眼睛。
但姜璟的手却从被子下伸过来,握住了她的手,黛玉抽一下,却没抽动,便随他去了。
半夜的时候,黛玉是被热醒的,她一扭头,便见着姜璟侧身对着她睡得正香,而她自己连人带被子都被拽进他温暖结实的怀抱里。
黛玉看着他的脸庞,心里觉得前所未有的踏实。
第110章 更进一步
除了半夜醒的那一次,黛玉一觉睡到该起身的时辰,被窝极其舒服,她就有些懒洋洋不想起来。
姜璟已经醒了,见状低头替她顺了顺散落在鸳鸯戏水枕头上的头发,柔声说道:“要不然再睡一会。”
黛玉笑道:“你可别让我第一天就失礼了。”说着便坐起身,喊了声“田嬷嬷”。
田嬷嬷早就带着两个大丫头等候在外间,她担忧黛玉误了时辰,又顾忌姜璟在里面,左右为难的时候,听到黛玉的喊声,如奉纶音一般,带着丫头入了内室。
姜璟神色悠闲坐在床边看黛玉梳妆,说道:“祖母并不喜早起。”
“那也不能让长辈等着。”黛玉坐在梳妆台前,示意曲港选那个象征多子多福葡萄样式的禁步。
“你也快点收拾,田嬷嬷,让姑爷惯用的丫头进来吧。”黛玉吩咐一句,却见田嬷嬷袖手立在一边。
黛玉扭头看向姜璟,姜璟两手一摊:“原本祖母给了我俩个丫头,但我用小厮习惯了,后来去了宣府,连小厮都不太用了,那俩丫头也被打发回去了。”
“哎,真是。”黛玉嗔怪一句,没想到姜璟这日子过得这么粗糙。
“你让人打水进来就是,我自个来。”姜璟并不习惯用人伺候。
黛玉微微颔首,让粗使丫头抬了水进来。
姜璟换好衣服收拾好之后,黛玉还在梳妆台前由丫头在她脸上涂涂抹抹的。
姜璟忍不住说道:“你今天已经很漂亮了。”
黛玉白了他一眼,说道:“我眉毛有些淡。”姜璟心中暗笑,觉得黛玉一点也不像他第一次见到那样犹如天边的高岭之花,也会和寻常姑娘一样觉得自己不完美。
黛玉收拾好之后,外头的天才刚亮,姜府的管事妈妈姓杜,便前来问安。杜妈妈是姜辽的乳母,姜辽没有娶亲,内院的所有事都是由这位杜妈妈管着,杜妈妈丝毫不见骄纵之色,很是和顺说道:“老爷已经动身去了国公府里,请大爷和大奶奶收拾好后去国公府里认亲。”
这是提醒黛玉该动身的意思,不等黛玉吩咐,空翠便拿了个荷包过来,黛玉笑着说道:“多谢杜妈妈提醒。”杜妈妈也不推辞,笑着谢了黛玉才接下了荷包。
姜家的亲眷不少,除了姜国公姜迢一家,姜迢其他兄弟也都过来了,皆在花厅坐下,少不得围绕黛玉窃窃私语几句,有的昨日见过,有的还不曾见过。
国公府和姜府的距离挺近的,黛玉觉得才上了马车,就到了。有个圆脸嬷嬷上前扶着黛玉下了车,姜璟主动和黛玉说道:“这是祖母身边的桂嬷嬷。”
黛玉笑着问了声好,又让空翠给了赏赐。桂嬷嬷笑着说道:“昨晚闹得太晚了,太夫人才刚起身。”
黛玉闻言便松一口气,心里对太夫人也有一丝感激。她之前打听过,太夫人的作息向来是雷打不动的,今日是故意起迟了。如果让姜家的人都在花厅里等姜璟和黛玉,哪怕他俩按着时辰来,久等之下也会觉得俩人失礼。但等太夫人就不一样,等太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。
姜璟和黛玉并肩而行,国公府的院落挺大的,他们先是坐了清油小车,之后下了车步行到一个五进的院落里。
黛玉是头一次来国公府,也不曾四处观望,由着桂嬷嬷引领,到了正厅门外。
见着他们,一个丫头立马入内通传,一个丫头立马掀起帘子。
黛玉落后姜璟小半步进入厅内,姜家的人目光立马全都落在她身上。
黛玉穿了件大红缂丝通袖衫,乌发绾了个牡丹髻,戴了凤凰于飞样式的花簪,凤凰展翅高飞,尾巴和眼睛上皆用红宝石装饰,口里更是衔着三串大小一致的红宝石,垂落在额间,映衬着一双杏眼更加明亮。
姜家三太太忍不住和四太太低声说道:“不是说文官家中讲究含蓄内敛,新娘子这一身打扮真是华贵。”她的目光又落在黛玉腕间的翡翠手镯上。
“你又不是没见着新娘子的陪嫁,这些东西算什么。”四太太淡淡说着。
“我这不是怕见面礼太简薄了,新娘子瞧不上。”三太太笑着说道,目光落在正在敬茶的黛玉身上。
她身姿有些纤细,周身一股书卷气,脚步极其轻盈,但丝毫不显轻浮,举止优雅、神色端庄,一副大家闺秀的娴静模样,看起来和别的闺秀并无二致,可偏偏笑起来的时候,露出一对梨涡,眼睛弯弯似新月,眼波流转间带着一点妩媚风流。
四太太不着痕迹看了一眼世子夫人,心里想着幸好姜璟过继出去了,否则有这样一位容貌、才华、家世、出身、嫁妆,样样都不差的嫂子压着,这世子夫人位子可就难做了。
黛玉到了花厅,心里忍不住感慨姜家人真多,姜璟的叔伯就有五位,姑母有三位,更不用提同辈的兄弟姊妹了。
但也不容她多想,便跟着全福太太指引,先给姜辽磕头敬茶,又给太夫人磕头敬茶。
黛玉给太夫人是两双鞋子、两双袜子,都是她亲手做的,无论布料、配色、花样,她都是下功夫的,太夫人见了,笑意更深。她是见过黛玉针线的,自然知道这是黛玉做的,京中闺秀难得见到这样好的女红。
除了红封,太夫人还给了黛玉一个巴掌大的匣子,引来了众人的好奇,太夫人便示意丫头打开,是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祖母绿坠子,才一打开就引来艳羡的目光。
黛玉也有些惊讶,太夫人如此看得起她,恭恭敬敬接过来。
太夫人有些伤感说道:“我还以为这辈子都喝不上这杯孙媳茶了。”也算是解释了为何给黛玉如此贵重的东西,毕竟姜璟走失那么多年,姜家对他有所亏欠。
接着便是姜迢和孙氏,照黛玉看来,姜璟的容貌更像姜迢,眼角微微上扬,鼻子又高又挺,连气质也有几分相似,不过姜迢更加威严。而孙氏,瞧着精神有些萎靡。
黛玉知道是因为她管家权被夺,被太夫人交给了世子夫人的缘故。
姜国公府的世子姜珏容貌极为精致,就像工笔画一样,将本是杏腮桃脸美人的世子夫人安氏衬得平凡了许多。
这对夫妻对姜璟和黛玉很是客气,毕竟现在没什么竞争关系了,无论日后姜璟多出息,都只是旁支而已。
姜迢有五子二女,三老爷姜远和三太太吕氏有二子二女,四老爷姜遇和四太太余氏有二子一女,五老爷姜边和五太太宁氏有三子一女,六老爷姜通一家在辽东,这次没回来。其中除了姜迢,三老爷和六老爷是嫡出,其余都是庶出,皆不同母。姜璟的三位姑母,嫡出的就是姜淑妃,其余都嫁出去了,一个随夫婿在山东任上,一个今日过来了。
即便都是姜璟的同辈份,但有嫡出的嫡出,嫡出的庶出,庶出的嫡出,庶出的庶出,送礼也是不同。黛玉有安平公主和贾敏指点着,这些礼分毫不错,就是人,也认得七七八八了。
除了姜家的亲眷,还有太夫人娘家钟家的人,幸好钟家来的都是太夫人同胞兄弟一家。
认完亲之后,也差不多午饭的时候,黛玉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,但还有宴席。
太夫人先起身移步花厅,她身份最为尊贵,自然走在前头,身边跟着孙氏还有安氏,钟家的女眷也围在周围,说说笑笑。再往后便是姜家的姑娘们,黛玉便被无意落在了后面,她也不觉得尴尬,脸上带着笑意,心里却记了姜璟一笔。
旁边传来轻笑声,黛玉抬头看去,是姜遇和余氏的嫡长媳贺氏,贺氏很是自然挽着黛玉的胳膊,笑着喊了一声:“大嫂。”姜璟在姜家排在第一位,但他成亲晚,比他小的兄弟都成亲了,连带着这些弟妹年纪都比黛玉大一些。
黛玉喊了声:“六弟妹。”算起来,她和贺氏在姜家都是一样,庶出的嫡出儿媳,怪不得贺氏主动和她打招呼。
贺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她没想到黛玉能准确喊出她来,语气也真诚了许多,“我家小子前两日着凉了,今日就没过来,改日,我带他来见见他大伯母。”
“他呀,昨日听人说大伯母是天仙一般的人物,非要过来看,好说歹说才被我劝说在家里养病。”
贺氏只有一子,今年还不到两岁,黛玉语气里带了些关切问道:“可好些了,我那里还有些药材。”
“好多了,我是怕今日人多再被惊到。”贺氏笑着说道,又和黛玉说起了女眷脾气。
“二嫂娴静又孝顺,主持国公府的中馈,平日忙得很,也不大出来,连带着四嫂、七弟妹也不大出门。三嫂和五嫂都是喜欢热闹的,我们几个妯娌常聚在一起打打牌。”贺氏的意思是,国公府不太与其他房来往,但是其他房之间来往却很多。
“大嫂会打牌吗?”贺氏笑着问道。
“陪着家里的长辈打过。”黛玉没明说,但贺氏知道指的是安平公主,贺氏心里有点为黛玉可惜,这样好的出身,偏偏嫁给了姜璟,不是说姜璟不好,只是从出身上看,原来是国公府的嫡长子还好,堪配黛玉,如今却被过继给姜辽,身份上就有些配不上黛玉了。
酒宴设在小花园里,如今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,在花园里吃饭更有趣些。
黛玉是新妇,只是新婚头几天也不需要立规矩,便按着次序入了席,桌上的菜式都是地道的京菜,味道不错,可却不太符合黛玉的口味。
站在黛玉身后的田嬷嬷见状眉头轻蹙,她不信姜家人不知道黛玉是江南人,可偏偏一道江南菜都没有,一看便是故意安排的。
有目光若有若无落在黛玉身上,黛玉笑意不变,她是不喜京菜,但又不是吃不下。
黛玉面不改色在丫头服侍下吃完了这顿酒席,她也确实饿了,也没心情去纠结菜是不是咸了、淡了的。
吃过了饭,太夫人便招手让黛玉过去,说道:“姜家的宗祠在宛平,等你回门后,再过去祭祖,也见一见族人。”
“就让……”太夫人顿一下,才说道:“让你三婶娘和四婶娘陪着你们过去。”
四太太可是庶出儿媳,太夫人让她跟着,可见四太太是个能来事的人,很得太夫人的信任和喜欢,黛玉心里想着,笑着答应了。
“你们成亲,太后、皇后、淑妃均有赏赐,淑妃早就说想见见你们,回门后就进宫谢恩。”太夫人又安排一句。
“那几时入宫合适?”黛玉问道,也是问太夫人是否和淑妃通过气。
“淑妃一般卯时去请安,辰初在西华门等着就是,到时候淑妃会安排人接你们进去。”
“入宫的规矩。”太夫人笑了笑,“怕是你比我都熟悉,我就不说了。”
黛玉却柔声说道:“孙媳刚嫁过来头回见淑妃呢,还得您指点一二。”
“放心。”太夫人拍了拍黛玉的手,“不是我夸自个的女儿,淑妃的性子再温和不过了。”
太夫人年岁已高,吃过午饭,便回去歇着了,宴席也便散了。孙氏等太夫人离开后,也借口自己累了,让安氏送各位离开。
回到了姜府,姜辽就让俩人回去歇着,晚上也不用请安。黛玉很是恭敬送走了姜辽,等姜辽走远后才露出倦意。
到了房间,强撑着让曲港取下她的钗环,姜璟见她眼睛都快睁不开了,关切说道:“你先去睡会吧。”
黛玉指了指自己,“先把外头这身衣裳换了,我有些口渴了。”
不等丫头动作,姜璟便给她倒了杯温水,黛玉心里的气才顺一些。
“你也换身轻便的衣服。”黛玉直接安排上了,姜璟自然是乖乖听从的。
换好衣服的时候,黛玉已经躺在床上了,姜璟蹑手蹑脚走过去,黛玉还没睡着,抱怨一句:“从小到大,我还没应酬过这么多人呢。”
“我的错,我的错。”姜璟摸了摸黛玉的鬓发,顺手按了按她的额头。
黛玉哼哼几声,很快就睡着了。
黛玉醒来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,她迷迷糊糊还以为在家里,立马直起身子来,问道:“什么时辰了?怎么也不喊我起床。”
惊醒了身边的姜璟,姜璟赶忙说道:“没事,晚起一会也没事。”
黛玉缓了缓才发现自己已经嫁人了,她又躺回去,手捂着额头说道:“头有点晕。”
“我还以为在家里呢,我娘和公主规矩都严,平日午睡都不许多我睡。”
“现在不用管这些了,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。”
“你让曲港进来服侍我起床。”
“有我在,不用丫头进来吧。”
“你确定可以?”黛玉故意问道,“那就先拧条温热的帕子,再端一杯热水来,最后递上的衣服。”
姜璟没想到黛玉起床还那么繁琐,黛玉笑了笑,摇了摇他的胳膊:“还不快去。”姜璟一边起身一边想着自己得问问田嬷嬷黛玉有哪些讲究。
黛玉重新换了身衣服首饰,准备见一见姜璟院中的人。
姜璟院子里有个管事的陶嬷嬷,她是太夫人身边桂嬷嬷的侄媳,之前就得了自家婶子的嘱咐,很是恭谨把院子里的人介绍了一番。
陶嬷嬷早就听说新娘子今日打扮很是华贵,抬头看了一眼黛玉,黛玉只戴了点翠的凤钗,颈前戴了一枚穗花嵌珊瑚金质领扣。虽然年轻,但是瞧着比其他几位少奶奶都更气派。
陶嬷嬷领着丫头仆妇跪下给黛玉磕头行礼,黛玉让人扶起来,笑着说道:“我原不该受此大礼,只是规矩如此,还请嬷嬷见谅。”
“大奶奶客气了,老奴不敢托大。”
黛玉便让拿了赏赐来,给谢嬷嬷的是一对金镯子,对于这些仆妇,真金白银最合她们心意了。
其余的丫头也各有赏赐。
黛玉又问起姜璟:“外面的人,该赏多少?”
姜璟和黛玉透了底,“我身边的人大多留在了宣府,身边小厮得用的是商陆,护卫是鸣鸿、漏影,另外还有几位幕僚。”
黛玉一一记下了。
“我生母的嫁妆一直是祖母管着,我过继的时候,祖母说嫁妆也会给我,我一直不在京城,便一直在祖母手里,过几日,祖母便交给你管着。”
“我还以为你一穷二白呢。”黛玉低声笑了。
“总不能让你养着我吧,当然我也乐意。”姜璟坐在黛玉身边,语气很是轻佻,“我就是怕岳父大人嫌弃我,本来就不乐意让我娶他的掌上明珠,要是再让你受累养着我,岳父大人怕是不认我了。”
“别胡说。”黛玉瞪了他一眼,后不知想到什么,又神神秘秘说一句,“我爹爹本来想让你入赘来着。”
“那也行呀。”姜璟随口应一句。
黛玉却认真看了他一眼,姜璟这才正色说道:“反正咱们都是夫妻。”
那边田嬷嬷已经安排好了晚饭,请俩人过去用饭,姜璟下了罗汉榻,替黛玉穿上鞋子。
黛玉的脚挺小的,他一只手就能握住。
黛玉见他一直打量自己的脚,便有些害羞,忍不住踢了他一下,姜璟没有设防,一下子蹲坐在地上,恰好田嬷嬷过来,见着这一幕,大吃一惊后默默退出去了。
黛玉有些后悔,无人的时候,她和姜璟怎么闹都行,但当着仆妇的面,却不能让姜璟失了面子。
姜璟仿佛没看到田嬷嬷,依旧半跪在地上,替黛玉穿上鞋子,抬头见黛玉脸色都白了,忙问道:“怎么了?是不舒服吗?”
黛玉摇了摇头,从罗汉榻上跳下来,蹲下身搂住了姜璟,脸埋在他的脖颈里。
“嗯?”姜璟顺势抱住她,在背上拍了拍。
黛玉支支吾吾说了刚才的事,姜璟没想到黛玉会如此在意他的感受,“玉儿。”
姜璟手下用力,喊了一声黛玉的名字,转了一下头,唇不由落在黛玉的脸颊上。
“我没事。”
“以后咱俩在内室的时候,别让她们进来服侍了。”黛玉闷声说道。
姜璟愣一下,他在公主府见到过黛玉的排场,侍女仆妇环绕,并且才和黛玉朝夕相对一天,他便察觉出黛玉的身边的规矩挺多的,不让丫头过来,黛玉能适应么。
“好,都听你的。”姜璟此时也只有顺着黛玉,在她耳边柔声说道。
黛玉嗯一声,才站起身来。
吃了晚饭之后,姜璟陪着黛玉在院子里散了会步,便被叫走了。黛玉这才抽空问田嬷嬷:“晚饭是谁安排的?”
田嬷嬷回答:“回姑娘,是我安排的。”她又回想一下,没发现不妥当的地方。
黛玉心中轻叹一口气,田嬷嬷是公主府出身,自然带着点傲气,而且在世人眼里,姜璟娶她是高攀了她,因此,田嬷嬷对姜璟便忽视起来。
“总得问问大爷的喜好吧。”黛玉轻斥一声,“我既然嫁进来,就得照料好他的衣食住行。”
“另外,大爷都给你们红封了,怎么还一口一个姑娘姑爷的,也该改口了。”黛玉又敲打一番。
田嬷嬷束手低头称是,黛玉看起来柔柔弱弱的,但是性子一点也不弱,她若是肯训斥一番,说明还肯用你,若是连说都不说,就是不用你了。她来到黛玉身边,金嬷嬷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黛玉,若自己被黛玉厌弃了,公主府可就没自己立足之地了。
姜璟回房的时候,便察觉出来黛玉身边的人真心恭敬了许多,也改口他为大爷了,他一想便知道是黛玉的安排,轻笑一声,便进屋了。
黛玉见他进来了,立马上前,随口问道:“前头事忙完了。”
“是之前的同僚找我。”姜璟没有瞒着黛玉,“他请旨外放了,要去辽东,今天特意过来一趟。”
黛玉已经梳洗完了,正在梳自己的头发,闻言心中一动:“六叔父是不是任辽东副总兵?总兵是谁?”姜璟的祖父曾任总兵,但姜通却只是副总兵而已。
“总兵谈一南曾是大伯父的亲随。”姜璟眼中有一丝笑意,“所以,当时我才不愿意去辽东。”辽东也不是铁板一块,盘根错节的。
“你觉得我去哪里好些。”姜璟见黛玉一副了然的模样,忍不住问道。
“我对九边并不了解,只是想着你现在根基尚浅。”黛玉委婉说了一句,意思是让姜璟留在宣府。
“我也是这样想的。”姜璟上前接过梳子,有一下没一下给黛玉梳头发,黛玉头发又浓密又柔顺,摸上去如同锦缎一般,她刚洗过头发,扑鼻而来的是茉莉花的香味。
姜璟走神了,想起晚上见到黛玉散发在床的模样。
“明天要回门呢,今天早点休息吧,要不然气色该不好了。”黛玉止住了姜璟的动作,“你先去洗漱。”
姜璟出来的时候,黛玉正在大迎枕上翻着本书,见姜璟出来了,把书丢在一边,移来了枕头。
姜璟躺下后想了想,伸手搭在了黛玉的腰间,他能感觉到黛玉身子一僵,可随即便软下来了。姜璟心中没忍住,凑过去在黛玉脸颊亲了一下,黛玉睫毛动了动。
姜璟见她如此反应,贼心又起,目光落在黛玉的嘴唇上,黛玉的嘴唇极其红润,就如同枝头的玫瑰花一般,他没忍住尝了一下,甚至轻轻咬一下。
“姜怀光,你适可而止。”黛玉装睡装不下去了,瞪着姜璟嗔怪一句,她的眼睛湿漉漉的,在灯火下盈盈发亮。姜璟想起自己前世养的布偶猫,必须时刻顺着来,稍微不舒服,便要伸爪子挠人。
他心中暗笑,也不敢再惹黛玉,吹灭了烛火,又伸手去揽着黛玉。黛玉这次没顺着他,把他的手拨到一边去,姜璟又放上去。
反复几次,姜璟说:“你要是再不睡,明早眼圈就黑了。”黛玉这才顺着姜璟。